[发明专利]用于风轮机机舱的处理系统、用于垂直移置风轮机机舱的方法及风轮机机舱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24200.9 | 申请日: | 2007-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9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G·K·S·彼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1/00 | 分类号: | F03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吴 鹏 |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风轮 机舱 处理 系统 垂直 移置 方法 | ||
1.一种风轮机机舱处理系统(11),它与所述机舱(3)到车辆上的 自装载或从车辆上的自卸载有关,该风轮机机舱具有负荷承载结构(10), 该负荷承载结构用于承载机舱(3)以及安装在所述机舱(3)内的机舱部 件的全部重量,所述系统(11)包括:
两个或更多提升装置(15),
其中,所述提升装置(15)与所述机舱(3)的所述负荷承载结构(10) 的提升区域(14)可拆分地相接合,所述提升区域(14)一体形成在所述 负荷承载结构(10)的底部结构(16)中,以及
其中,所述提升装置(15)设置成通过向机舱(3)的所述负荷承载结 构(10)的所述提升区域施加线性力而提升该机舱。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 (11)包括至少三个单独的可调式提升装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 或更多提升装置(11)包括用于垂直移置所述提升区域(14)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 或更多提升装置(11)每个均包括一个或更多液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 区域(14)基本对称地定位在所述负荷承载结构(10)上或所述负荷承载 结构(10)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 区域(14)建立在所述机舱(3)的纵向侧部(18,19)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 区域(14)相对于所述机舱(3)的重量分布建立,以便在自装载或自卸载 时在所述两个或更多提升装置(15)的每个上提供基本一致的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 或更多提升装置(15)包括与所述提升区域(14)接合的接合件(22), 所述接合件(22)包括用于沿所述机舱(3)的纵向方向向所述提升区域(14) 传递转矩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处理系统(11),其特征在于,该机舱部 件为发电机(8)、传动装置(6)和/或支承件。
10.一种风轮机机舱(3),该机舱用于自装载到车辆上或从车辆上 自卸载,所述机舱(3)包括:
负荷承载结构(10),该负荷承载结构用于承载机舱(3)以及安装在 所述机舱(3)内的机舱部件的全部重量,以及
机舱盖(20)中的处理开口(17),它用于建立到负荷承载结构(10) 的外部通路,以用于使提升装置(15)能接近该负荷承载结构的提升区域 (14),该提升区域一体形成在所述负荷承载结构(10)的底部结构(16) 中,
所述处理开口(17)建立在机舱(3)的纵向侧部(18,19)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风轮机机舱(3),其特征在于,第一纵向侧 部(18)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开口(17),第二纵向侧部(19)包括至少一 个附加处理开口(17)。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风轮机机舱(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 向侧部(18)中的所述处理开口(17)以及所述第二纵向侧部(19)中的 所述附加处理开口(17)基本直接相对地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风轮机机舱(3),其特征在于,所述 机舱部件为发电机(8)、传动装置(6)和/或支承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2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