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废气再循环装置的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8117.0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斯·格吕纳;罗伯特·森多尔;鲁迪格·克瑙斯;伯恩哈德·施瓦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瑾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废气 再循环 装置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1)的阀装置,特别用在汽车中,该阀装置包括:
-用于控制第一气路(7)的第一阀(9),该阀在打开位置,封闭位置,和至少一种中间位置之间是可变的;
-用于控制与第一气路(7)分隔的第二气路(8)的第二阀(10),独立于第一阀(9),该第二阀在打开位置,封闭位置,和至少一种中间位置之间是可变的;
-共用外壳(6),在其中安置了阀(9,10),两个气路(7,8)通过该外壳被引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壳(6)包括冷却剂通路(13)和
-外壳(6)包括与冷却剂通路(13)相连的入口(15)和与冷却剂通路(13)相连的出口(1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壳(6)是由金属制成的,和/或
-外壳(6)是整体制成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提供了用于致动第一阀(9)的第一致动驱动器(11),在共用外壳(6)上该驱动器相连于其第一驱动器外壳(20),和
-提供了用于致动第二阀(10)的第二致动驱动器(12),在共用外壳(6)上该驱动器相连于其第二驱动器外壳(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驱动器外壳(20)和第二驱动器外壳(21)是由塑料制成的。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壳(6)包括入口凸缘(22)和出口凸缘(23),通过上述两凸缘,外壳(6)可以结合进入废气再循环装置(1)内,并且两个气路(7,8)在两个凸缘之间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壳(6)包括入口线路(25),该线路从入口凸缘(22)至阀(9,10)的入口端延伸,和/或
-外壳(6)包括入口隔墙(26),该隔墙被安置在入口线路(25)中,并在其中形成两个独立的入口通道(27,28),于是,第一入口通道(27)与第一阀(9)的入口端相连,同时,第二入口通道(28)与第二阀(10)的入口端相连,和/或
-入口隔墙(26)延伸至,或进入入口凸缘(22),或沿轴向突出超过它。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壳(6)包括出口线路(29),该线路从出口凸缘(23)至阀(9,10)的出口端延伸,和/或
-外壳(6)包括出口隔墙(30),该隔墙被安置在出口线路(29)中,并在其中形成两个独立的出口通道(31,32),于是,第一出口通道(31)与第一阀(9)的出口端相连,同时,第二出口通道(32)与第二阀(10)的出口端相连,和/或
-出口隔墙(30)延伸至,或进入出口凸缘(23),或沿轴向突出超过它。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壳(6)可以通过其出口凸缘(23)与废气再循环装置(1)的废气在循环冷却器(3)连接,其中出口隔墙(30),在安装状态,突出进入废气再循环冷却器(3)的入口室(37)内,其将其中的两个入口副室(39,40)相互分隔,该副室均与废气再循环冷却器(3)的冷却管(36)相连,或
-外壳(6)可以通过其入口凸缘(22)与废气再循环装置(1)的废气在循环冷却器(3)连接,其中入口隔墙(26),在安装状态,突出进入废气再循环冷却器(3)的出口室(38)内,其将其中的两个出口副室相互分隔,该副室均与废气再循环冷却器(3)的冷却管(36)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壳(6)包括安装端(47),通过该安装端,阀(9,10)可以插入外壳内,因此安装端具有安装凸缘(48)并可以采用凸缘板(49)封闭,和/或
-凸缘板(49)与安装到其上的阀(9,10),和安装到其上的致动驱动器(11,12),形成了可以预装配的组合件(51),其中致动驱动器用于阀(9,10)的致动。
11、一种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特别在汽车中,该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2),该阀装置的外壳(6)通过入口凸缘(22)或出口凸缘(23)直接与废气再循环冷却器(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81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鲜气体系统
- 下一篇:V-型内燃机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