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置壳体,尤其是用于机动车所用传感器的装置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7822.9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M·克里斯托夫;C·普兰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G12B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梁 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壳体 尤其是 用于 机动车 所用 传感器 | ||
1.一种壳体(10),其用于待固定到安装面(2)处的装置,所述壳体(10)包括:
-壳体安装面(11),利用所述壳体安装面(11),所述壳体(10)能够与所述安装面(2)相接触,
-带有电气接触器件的联接座(14),所述联接座(14)可以以机械的方式和电气的方式与设计成与之互补的联接插头(40)相连接,并且,所述联接座(14)平行于壳体平面(18)而延伸,所述壳体安装面(11)布置在所述壳体平面(18)中,
-闭锁装置(20),所述闭锁装置(20)具有
--检测器件(22),所述检测器件(22)设计成用于当所述壳体(10)以所述壳体安装面(11)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上时对所述安装面(2)处的预定位置进行检测,以及
--阻挡器件(26),所述阻挡器件(26)设计成用于允许或阻止所述联接座(14)与所述联接插头(40)之间的机械连接和/或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闭锁装置(20)包括按照悬臂梁的形式布置在所述壳体(10)处且在力的作用下可变形的舌簧(30),所述舌簧(30)在所述联接座(14)和所述壳体安装面(11)的所述壳体平面(18)之间延伸,其中,所述检测器件(22)和所述阻挡器件(26)布置在所述舌簧(30)的相对而置的侧面上,并且其中,当所述壳体(10)以其壳体安装面(11)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处的所述预定位置中时,所述检测器件(22)凸出超过所述壳体安装面(11)的所述壳体平面(18)且由此所述连接被所述阻挡器件(26)所允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装置(20)设计成用于对所述安装面(2)的表面进行探测,以便确定,所述壳体(10)是否以其壳体安装面(11)而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处的预定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闭锁装置(20)设计成用于对所述安装面(2)进行机械式的探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件(22)和所述阻挡器件(26)在所述舌簧(30)的自由端处布置在所述舌簧(30)的相对而置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壳体(10)以其壳体安装面(11)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处、在所述预定位置中时,所述舌簧(30)处于不受载状态,而
-当所述壳体(10)以其壳体安装面(11)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处、不在所述预定位置中时,所述舌簧(30)处于受载状态。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件(22)布置在所述舌簧(30)的、面向所述壳体平面(18)的一侧上,并且,在所述舌簧(30)不受载的状态下,所述检测器件(22)凸出超过所述壳体安装面(11)的所述壳体平面(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器件(26)布置在所述舌簧(30)的、面向所述联接座(14)的一侧上,并且
-当所述联接插头(40)插在所述联接座(14)上时,在所述舌簧(30)的不受载状态下,所述阻挡器件(26)位于所述联接插头(40)的插接区域之外,而
-当壳体(10)以其壳体安装面(11)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上或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处、不在所述预定位置中时,在所述舌簧(30)的受载状态下,所述阻挡器件(26)位于所述联接插头(40)的所述插接区域内,从而阻止所述联接插头(40)插入到所述联接座(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器件(26)布置在所述舌簧(30)的、面向所述联接座(14)的一侧上,并且
-当所述联接插头(40)插在所述联接座(14)上时,在所述舌簧(30)的不受载状态下,所述阻挡器件(26)位于所述联接插头(40)的插接区域之外,而
-当壳体(10)以其壳体安装面(11)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上或安放在所述安装面(2)处、不在所述预定位置中时,在所述舌簧(30)的受载状态下,所述阻挡器件(26)位于所述联接插头(40)的所述插接区域内,从而阻止所述联接插头(40)插入到所述联接座(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78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