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筒式发动机的挺杆支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12551.8 | 申请日: | 2007-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A·普罗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马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勇;郑建晖 |
| 地址: | 美国路易***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支座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06年2月14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0/773,109以及在2006年2月17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0/774,410以及在2007年2月8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1/672,612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所有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发动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筒式内燃发动机的挺杆支座。
背景技术
内燃(IC)发动机广泛用于提供机械动力来驱动各种设备。IC发动机典型地包括:气缸,燃料-空气混合物在其中点火;活塞,由于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点火所产生的力,所以它可在气缸内以往复的方式移动;以及由活塞的往复式移动所驱动的输出轴。IC发动机还典型地包括用于控制燃料-空气的吸入和燃烧产物排放的气门组件。对气门组件进行时间控制,以在发动机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期间能适当地进气和排气。用于筒式内燃发动机的气门组件和气门致动机构会是非常复杂或繁琐的。因此仍然希望提供一种用于支撑气门致动机构并确保气门组件稳定而可靠的运行的改进结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筒式内燃发动机的挺杆支座。所述挺杆支座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与筒式发动机的凸轮轴共轴的中心孔。所述挺杆支座还包括多个径向延伸的孔,这些径向延伸的孔与所述中心孔相延续,从而允许所述挺杆和所述凸轮轴之间机械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筒式内燃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机体、多个活塞、轴、凸轮盘、多个气门、挺杆支座、多个凸角和多个挺杆。所述发动机机体具有多个气缸。所述多个活塞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气缸,用于沿着大致平行于中心轴线的轴线往复运动。所述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发动机机体,用于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凸轮盘机械连接到所述轴,用于与其一起转动。所述凸轮盘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活塞,以导致所述轴响应于所述活塞的往复运动而围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多个气门控制从所述气缸的进气和排气。所述挺杆支座适于牢固地固定到所述发动机机体。所述挺杆支座具有一中心孔。所述挺杆支座具有多个从所述中心孔径向向外延伸的孔。所述多个凸角延伸穿过所述中心孔并且与所述轴机械连接,用于与其一起围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多个挺杆可操作用来致动所述多个气门。所述挺杆被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挺杆支座的相应孔内,以导致所述气门响应于所述凸角围绕所述中心轴线的转动而致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筒式发动机,包括第一和第二挺杆。第一组挺杆沿着相应的第一轴线延伸。第二组挺杆沿着相应的第二轴线延伸。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相对于彼此不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挺杆支座被设置用于支撑筒式内燃发动机的挺杆。所述挺杆支座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一用于在其内可转动地支撑凸轮轴的中心孔。所述主体具有用于可滑动地支撑所述挺杆的第一和第二组孔。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孔从所述中心孔径向向外延伸,以允许所述挺杆和所述凸轮轴之间机械连通。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孔相对于彼此不平行。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考虑,在本发明的优点变得更明白的同时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筒式内燃发动机的分解侧视图;
图2是发动机的摇臂和挺杆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3是发动机的摇臂和挺杆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凸轮轴、挺杆支座和挺杆的装配立体图;
图5-7是挺杆支座的立体图;
图8是装配到发动机的挺杆支座、挺杆和摇杆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挺杆、摇臂和气门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筒式内燃发动机10整体用10示出。发动机10包括围绕中心驱动轴组件16同心地布置的多个气缸12和活塞14。活塞14与相应的气缸12可滑动地接合,用于在气缸内往复轴向运动。动力从往复式活塞14经由滚轮或支承界面传递到凸轮盘20,并且凸轮盘20连接到轴组件16,用于围绕该轴组件16的纵向轴线与其一起转动。凸轮盘20具有大致正弦形的形状,以使得活塞14的往复轴向运动引起凸轮盘20和轴组件16相应的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马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托马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2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