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滴沉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11767.2 | 申请日: | 2007-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雷蒙德·特鲁里;斯蒂芬·坦普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XAAR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滴沉积装置的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 液滴沉积装置的盖件。本发明尤其适合用于按需喷墨印刷领域。
背景技术
一种已知的喷墨打印头构造使用压电致动元件在流体喷射腔室内产 生并操纵压力波。为了可靠运行并保持足够的液滴喷射速度,必须在该 腔室中产生最小压力,通常大约为1巴。应理解,为了产生这样的压力, 腔室必须展现适当的刚度(或者说顺性不足)。因此,流体腔室的顺性是 腔室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之前已经提出了大量的技术方案将流体喷射 腔室的顺性保持为最小。
例如,EP 0712355描述了一种提供低顺性粘接接合的粘结工艺。WO 02/98666提出了一种喷嘴板,其具有复合结构以提高刚度同时仍然允许 精确的喷嘴成形。
在已知的压电致动器构造中,在一块压电材料的表面中并排形成一 列细长通道。然后将一盖板附接至该表面以封闭通道,还附接喷嘴板, 在喷嘴板中形成有用于流体喷射的孔口。该喷嘴板可覆盖在盖板上,此 时孔口贯通喷嘴板和盖板形成通到下方的通道。该构造因喷嘴形成于通 道的侧面而被称为“侧喷射”。还公知在所谓的“端部喷射”构造中将喷 嘴板附接于通道的端部。
EP-A-0 277 703和EP-A-0 278 590描述了一特别优选的打印头布置, 其中在腔室壁的相对两侧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导致压电壁以剪切模式 变形并对通道内的墨加压。在该布置中,位移通常约为50纳米,且可以 理解的是,由于通道的顺性而引起的通道尺寸的相应变化将导致加压的 快速损失,性能相应地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发现,令人惊讶的是在某些布置中,可以容忍腔室中的顺 性,甚至该顺性可能是有利的。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滴沉积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排流 体腔室,每个流体腔室由一对相对的腔室壁限定,并与用于喷射液滴的 喷嘴流体连通;以及柔顺的盖件,该盖件接合至所述腔室壁的端部,从 而密封所述腔室的一侧,其中盖件厚度与腔室壁间距之比小于等于1:1。
优选的是,所述盖件的杨氏模量小于等于100×109N/m2。
该构造提供一种柔顺的盖件,并与以最大化通道刚度为共同目标的 先前教导成鲜明对比。
优选的是,喷嘴形成在所述盖件中。该布置提供的优点在于喷嘴与 通道直接连通,而不是通过盖板孔。这又导致流体从腔室向喷嘴的流动 阻力降低,已发现减小的阻力会补偿由于通道顺性增大导致的任何性能 损失。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液滴沉积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列流体 腔室,每个流体腔室均由一对相对的腔室壁限定,并与用于喷射液滴的 喷嘴流体连通;和盖件,该盖件接合至所述腔室壁的边缘,从而密封所 述腔室的一侧;其中盖件厚度与腔室壁间距之比小于等于1:5,并且其 中该盖件的杨氏模量小于等于100×109N/m2。
通过对“侧喷射”和“端部喷射”的打印头实施的实验,令人惊奇 地发现可利用小于150μm的盖厚度而不会明显影响喷射性能。已知的致 动器通常使用900μm左右的厚度以保证在现有技术中教导的必要顺性不 足。
因此,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液滴沉积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列 流体腔室,每个流体腔室均由一对相对的腔室壁限定,并与用于喷射液 滴的喷嘴流体连通;和盖件,该盖件接合至所述腔室壁的边缘,从而密 封所述腔室的一侧;其中该盖件的厚度小于150μm。
优选的是,盖件厚度小于100μm,再优选地小于75μm,更优选地小 于50μm,进一步优选地小于25μm。
优选的是,盖件厚度大于6μm,再优选地大于8μm,更优选地大于 10μm。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液滴沉积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 流体腔室;柔顺的盖件,该盖件界定所述至少一个腔室,并带有至少一 个喷嘴;所述腔室在电致动时容量发生变化,从而致使流体通过所述喷 嘴从所述腔室喷射;其中所述盖件的厚度等于或者接近一值,该值产生 流体喷射所必需的最小致动电压。
与引起流体喷射所必需的最小致动电压的厚度相比,所述盖件的厚 度大于该厚度的程度优选不超过75μm,再优选地不超过50μm,更优选 地不超过2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XAAR科技有限公司,未经XAAR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1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