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通过糜酶的加工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8605.3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S·贝尔科夫斯基;M·R·德安德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森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冬;黄可峻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泌 白细胞 蛋白酶 抑制剂 通过 加工 | ||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6年1月12日申请的申请号为60/758,400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糜酶(chymase)活性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诊断糜酶相关疾病或者通过测量SLPI加工来评价人受试者的糜酶相关疾病的治疗效率。
背景技术
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Inhibitor,SLPI)作为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G的11.7kD抑制剂而被首次发现(Thompson等,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86;83:6692-6)。SLPI由肥大细胞表达(Westin等,Biol Chem1999;380:489-93),并存在于上气道粘膜(Fryksmark等,Ann Otol RhinolLaryngol1982;91:268-71)和痰(Kramps等,J Histochem Cytochem1981;29:712-9)中。已在鼻腔(Lee等,Am Rev Respir Dis 1993;147:710-6)、气管和支气管(Kramps等,Am Rev Respir Dis 1984;129:959-63;Mooren等,J Histochem Cytochem 1982;30:1130-4)、上颌窦(Fryksmark等,出处同上)以及细支气管上皮的杯状细胞(Willems等,Am Rev Respir Dis 1989;139:1244-50)中测量出大量的SLPI。
SLPI的晶体学研究已表明,该分子属于乳清酸性蛋白样家族中的成员(Grutter等,Embo J 1988;7:345-51)。这些蛋白质具有两组4个二硫键连接起来的结构域。每个结构域的4个二硫键以及螺旋结构使SLPI成为非常稳定的蛋白质。已经表明,牛(Grutter,出处同上)和绵羊(Pemberton等,Biochim Biophys Acta 1998;1379:29-34)的肥大细胞蛋白酶在Leu72-Met73处裂解SLPI。其它研究显示出SLPI的一种较低分子量的加工产物,但还没有描述负责这种裂解的酶的特征(Ota等,Hum Reprod 2002;17:2517-22)。SLPI被描述为糜酶的最有效抑制剂(Walter等,Arch Biochem Biophys 1996;327:81-8;以及Fink等,BiolChem Hoppe Seyler 1986;367:567-71)。
糜酶是一种属于肽酶家族S1的糜蛋白酶型丝氨酸蛋白酶,其在皮肤和肺的肥大细胞和小球白细胞中表达,并被认为在胞外基质的降解、粘膜下腺体分泌的调节和血管活性肽的生成中起作用。一旦肥大细胞激活后,该糜酶被释放进胞外基质,其立即具有最大活性(Takai等,FEBS Lett 467:141-144,2000)。有两种形式的哺乳动物糜酶,即α糜酶和β糜酶,它们在物种上不同并具有不同的功能。在人和狒狒中,只发现了α-糜酶,而在狗、大鼠和小鼠中α-糜酶和β-糜酶两者都有(Dell’Italia等,Curr Opin Cardiol 2003 17:374-379)。
尽管糜酶确切的病理生理作用仍有待确定,但是已经发现其参与微血管渗漏、嗜中性粒细胞积聚、粘液分泌的刺激以及细胞因子的调节等方面。有效的糜酶选择性抑制剂可能适用于肥大细胞介导的疾病,如哮喘、肺部炎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为糜酶可以在心脏和血管壁的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中起作用,因此糜酶抑制剂可能在作为血管壁损伤和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以及心脏肥大的抗高血压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糜酶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靶标(Doggrell等,Can J Physiol Pharmacol.2005 Feb;83(2):123-30)。另外,已经提出糜酶在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Kobayashi等,Jpn J Pharmacol.2002 Sep;90(1):7-11)、糖尿病性肾病(Huang等,J Am Soc Nephrol.2003Jul;14(7):1738-47)以及炎性疾病(Muto等,Idrugs.,2002,12,1141-50)之类的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森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詹森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8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