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结晶度的部分芳族共聚酰胺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08041.3 | 申请日: | 2007-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P·德布瓦;G·布林;R·诺伊豪斯;H·斯塔维茨基;H-J·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9/26 | 分类号: | C08G6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柏楠;刘金辉 |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晶度 部分 芳族共 聚酰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芳族的半结晶的热塑性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其包含:
A)40-100重量%的由以下组分组成的共聚酰胺:
a1)30-44摩尔%的从对苯二甲酸衍生的单元,
a2)6-20摩尔%的从间苯二甲酸衍生的单元,
a3)42-49.5摩尔%的从六亚甲基二胺衍生的单元,
a4)0.5-8摩尔%的从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族二胺衍生的单元,
其中组分a1)至a4)的摩尔百分比总和是100%,和
B)0-50重量%的纤维状或颗粒填料,
C)0-30重量%的弹性聚合物,
D)0-30重量%的其它添加剂和加工助剂,其中组分A)-D)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本发明模塑组合物用于生产纤维、箔或模制品的用途,以及从本发明模塑组合物形成的模制品。
US5,028,462和GB-766927公开了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IPS/TPS)和六亚甲基二胺(HMD)以及间-或对-苯撑二甲胺(MXD/PXD)组成的透明无定形聚酰胺。
JP-A08/3312公开了非常高比例的TPS,但是非常难以加工。
根据这些文献的技术教导,公知的无定形共聚酰胺是透明的,并显示仅仅非常小的结晶比例。
虽然这对于需要耐化学品或模制品透明性的应用而言是有利的,但是无定形聚酰胺在例如需要高环境温度下的耐久性的应用(例如工程部件领域)中存在缺点。EP-A121984、EP-A291096、US4,607,073、EP-A217960和EP-A299444公开了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单元和各种其它结构组分组成的半芳族共聚酰胺。
尽管高比例的六亚甲基二胺/对苯二甲酸改进了结晶性并显著提高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但是这些单元的含量增加确实损害了这种聚酰胺的加工性(大多数在高于320℃的温度,或对于填充的聚酰胺而言在高于350℃的温度)以及制备(参见R.D.Chapman等,Textile Research Journal1981,第564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半结晶性的半芳族共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其具有高结晶度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足够高的熔点以使共聚酰胺具有更好的加工性。同时,所述共聚酰胺应当显示更好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多轴抗冲击性)和纤维增强的模制品的表面质量。
因此,发现了在本文开头定义的模塑组合物。
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的半芳族的半结晶性热塑性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含有作为组分A)的40-100重量%、优选50-100重量%、尤其70-100重量%的由以下组分组成的共聚酰胺:
a1)30-44摩尔%、优选32-40摩尔%、尤其32-38摩尔%的从对苯二甲酸衍生的单元,
a2)6-20摩尔%、优选10-18摩尔%、尤其12-18摩尔%的从间苯二甲酸衍生的单元,
a3)42-49.5摩尔%、优选45-48.5摩尔%、尤其46.5-48摩尔%的从六亚甲基二胺衍生的单元,
a4)0.5-8摩尔%、优选1.5-5摩尔%、尤其2-3.5摩尔%的从具有6-30个、优选6-29个、尤其6-17个碳原子的芳族二胺衍生的单元,
其中组分a1)至a4)的摩尔百分比总和是100%。
二胺单元a3)和a4)优选按照等分子方式与二羧酸单元a1)和a2)反应。
合适的单体a4)优选是下式的环状二胺:
其中
R1是NH2或NHR3,
R2是处于R1的间位、邻位或对位,并且是NH2或NHR3,
其中R3是具有1-6个、优选1-4个碳原子的烷基。
特别优选的二胺是对-和/或间-苯撑二甲胺或它们的混合物。
可以提到的其它单体a4)是邻苯撑二甲胺以及被烷基取代的苯撑二甲胺。
与上述单元a1)至a4)一起,半芳族共聚酰胺A)还可以含有基于A)计最多4重量%、优选最多3.5重量%的其它能形成聚酰胺的单体a5),这些单体对于其它聚酰胺是公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8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