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凸轮轴支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0489.0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熊谷厚法;佐佐木敬规;铃木彻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053 | 分类号: | F01L1/053;F01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斌;张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凸轮轴 支撑 结构 | ||
1.一种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包括驱动进气门和排气门之一的凸轮轴(26、30)和容置所述凸轮轴(26、30)的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承部分(42),其设置在所述盖罩(34)上并且支撑所述凸轮轴(26、30);
第二支承部分(54),其附连到所述盖罩(34)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42)形成配对以支撑所述凸轮轴(26、30);
摇臂(22、24),其将驱动力从所述凸轮轴(26、30)传递到所述进气门(18)和所述排气门(20)之一;以及
摇臂支撑装置(56),其通过刚好设置在所述摇臂(22、24)之上来阻止所述摇臂(22、24)偏离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摇臂支撑装置(56)设置在所述摇臂(22、24)受驱动时所述摇臂(22、24)的旋转中心的正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摇臂支撑装置(56)邻近所述摇臂(22、24)的侧表面定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摇臂支撑装置(56)设置在所述盖罩(34)上。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摇臂支撑装置(56)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54)上。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支承部分(54),所述凸轮轴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
连接装置(104),其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承部分(54),
其中所述摇臂支撑装置(56)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104)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
注油孔(58),其设置在所述摇臂支撑装置(56)中并且机油通过所述注油孔注于所述摇臂(22、24)附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部分(66)和所述凸轮轴(26、30)分开预定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凸轮轴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
外框架部分(82),其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支承部分(54)的周边;和
气缸盖(12),所述进气门(18)、所述排气门(20)和所述摇臂(22、24)组装到所述气缸盖(12),
其中所述外框架部分(82)夹置在所述盖罩(34)和所述气缸盖(12)之间。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承部分(66)固定到所述盖罩(34)时,在所述盖罩(34)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66)的两端之间存在预定的间隙。
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部分(54、66)由比制造所述盖罩(34)的材料重量轻的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部分(54、66)由选自镁、镁合金和树脂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部分(54)与所述外框架部分(82)一体形成。
14.如权利要求9或13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盖罩(34)和所述外框架部分(82)中的至少一个由比制造所述气缸盖(12)的材料重量轻的材料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盖罩(34)和所述外框架部分(82)的中至少一个由镁和镁合金之一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04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