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院邸住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813.0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8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乐星;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201114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住宅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地下室的两层住宅,特别是一种带私家花园、独门独院的商品住宅。
(二)背景技术
当今,商品住宅连同花园一起销售的情形已十分普遍。现有带花园、配置地下室、且独门独户的商品住宅一般指别墅而言, 而别墅占地面积巨大是公知的特点,其基本以低容积率、低密度为前提,大量消耗宝贵的土地资源,也造成实际成本及售价居高不下。同时,现有别墅的设计往往无法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缺少有机沟通,实际成为人与世界之间“二元化”的隔离;在充分享受大范围私人空间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实际距离都被人为地扩大。传统住宅的地下室只能用电灯照明,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而且与地面庭院之间形成了景观上的隔绝。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院邸住宅,要解决独门独院住宅占地面积巨大和成本太高的问题;解决独门独院住宅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缺少有机沟通、人与外界隔离的问题;解决现有独门独院住宅空间利用率低、缺乏层次的问题,还解决地下室空间未能合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院邸住宅,地上有两层、地下有一层,其特征在于:由L形建筑物与扇形围墙组成独院建筑物;
院门28、门厅小花园27位于L之拐角部位外侧,车库2紧贴院门附近的外墙根,L形建筑物的两条阴角边与围墙1围合成扇形的主庭院3;
一层的地面、主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0.6~1.5米,露天车位和车库的地面与围墙外地面同高;
楼梯间4设在L形建筑物的拐角部位附近,楼梯间的楼梯向上通往二层空间,向下通往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设置至少一个多功能厅和下沉式庭院,地下空间的平面边界范围不限于与地上T形建筑物的平面边界范围相对应。
优选的技术方案:
上述一层可布置有面向主庭院3的客厅5和餐厅6,餐厅6位于L形建筑物的一端,并与厨房7毗邻,客卧室8位于L形建筑物的另一端,楼梯间与户门33、客厅5和卫生间10相邻。
上述二层空间可分布有主卧室11、主卧卫生间14、次卧室、次卧卫生间和阳台16,主卧室11面向主庭院4,并与设于车库上面的露台21相通,次卧室与阳台16相连。
上述次卧室和次卧卫生间有两套。
上述车库2与厨房之间开有通道门34,并与室外空间相通。
上述车库的外墙根处还设有通车库上层露台的室外楼梯32。
上述地下空间内可包括书房17、地下多功能厅23、地下卫生间28、保姆房18、保姆卫生间19和洗衣间22,其中,保姆房18或保姆卫生间19由挑空及爬梯15与上层的厨房相连。
上述地下空间的外侧面开窗或门,并与紧贴根部外侧的至少一个下沉式庭院连通,下沉式庭院由台阶35通往一层主庭院3。
上述地下空间通向一层空间设有挑空采光井24。
上述围墙在位于主庭院的上部连接镂空框架30。
上述院邸住宅可与相邻的另一院邸住宅并联成排,中间以围墙相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院邸住宅在确保居家各个功能区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以远低于传统别墅的容积率,巧妙利用车库顶部空间,营造了较之更富家居情趣的居住空间及尺度恰当的私密庭院,创造出包括主庭院、若干下沉式庭院、挑空采光井、设备小庭院、超大露台在内的诸多室外空间,进一步营造出了适合人际交往的居住组团。使业主在充分享受别墅居家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体会邻里感情交流的旧式里弄生活的自然本质。并通过设置地下室,进一步提升住宅的使用空间与功能。它的独特设计效果:
(1)、将别墅的理念、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庭院空间与意大利古罗马时期的住宅庭院进行了有机融合,具备别墅的私密性,同时汲取了中外两种庭院居住文化的精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基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