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货汽车变刚度橡胶平衡悬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350.3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34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陈佳琳;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
主分类号: | B60G11/24 | 分类号: | B60G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043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货 汽车 刚度 橡胶 平衡 悬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设计技术领域,涉及大吨位载货汽车平衡悬架装置的改进,尤其是采用变刚度橡胶叠层簧的平衡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吨位载货汽车的平衡悬架装置广泛采用钢板弹簧式平衡悬架,其结构是:纵向布置的背弓式钢板弹簧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平衡轴上,两端分别与中、后驱动桥滑动连接;平衡轴通过旋转轴承安装在平衡悬架大支架上;平衡悬架大支架铆接或栓接在车架纵梁上。当中、后驱动桥的载荷不一致时,钢板弹簧绕平衡轴的中心旋转,起到平衡补偿作用。通常钢板弹簧式平衡悬架还要辅以六根纵向推力杆,即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横梁和中驱动桥或后驱动桥上,把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传递到车架,同时控制两驱动桥的运动和位置。
为了提高悬架承载性和悬架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需要增加钢板弹簧的厚度和片数、平衡悬架大支架的结构强度,从而导致了平衡悬架的自重非常大,800至1000公斤。平衡轴和平衡悬架大支架间的轴承是刚性接触,需要定期保养。钢板弹簧的刚度不随载荷增加而增加,导致了空车的平顺性很差。纵向推力杆不能完全保证中、后驱动桥的平行度,导致了轮胎异常磨损现象很难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现有钢板弹簧式平衡悬架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变刚度橡胶平衡悬架,结构简单、自重轻、免维护、通过性好、能有效改善平顺性和平衡悬架轮胎异常磨损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刚度橡胶平衡悬架,主要由铆接或栓接在车架纵梁上的鞍座焊接总成、与中、后驱动桥通过弹性球铰连接的均衡梁焊接总成、栓接在鞍座焊接总成和均衡梁焊接总成之间的悬架弹性元件和减振器构成,所述的悬架弹性元件采用橡胶叠层簧。
所述的悬架弹性元件最好采用两个V型对称布置的斜形橡胶叠层簧,上端栓接在鞍座焊接总成上,下端栓接在均衡梁焊接总成上。两个斜形橡胶叠层簧沿车辆纵向V型对称布置,利用杠杆原理,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所述的橡胶叠层簧最好为橡胶和钢板一层层硫化到一起的多层“三明治”结构,自重非常轻,且具刚度随载荷增加而增大的特性,从而有效改善了空车的行驶平顺性。斜形橡胶叠层簧的中心轴线与各层钢板相互不垂直,综合利用橡胶的压缩和剪切变形,增加悬架的承载性。
所述的橡胶叠层簧还包括一个辅助橡胶叠层簧,按垂直布置,上端固定在鞍座焊接总成上,空载时下端自由,达到设定载荷时下端与均衡梁焊接总成接触,并开始承受载荷。辅助橡胶叠层簧最下端装有尼龙防撞板,避免与均衡梁焊接总成撞击而引起辅助橡胶叠层簧疲劳失效现象。
所述的均衡梁焊接总成与中、后驱动桥可通过橡胶球铰弹性联接,最好是过盈配合橡胶球铰,无需定期维护,并能改善平衡悬架轮胎异常磨损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刚度橡胶平衡悬架,还可包括限位板,栓接在所述的均衡梁焊接总成上,防止所述的辅助橡胶叠层簧与所述的均衡梁焊接总成在接触过程中发生相对滑动。
所述的减振器可采用两个液压筒式减振器,上端与所述的鞍座焊接总成铰接,下端与所述的均衡梁焊接总成铰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图。
附图各部件简要说明
1、鞍座焊接总成 2、液压筒式减振器 3、斜形橡胶叠层簧 4、辅助橡胶叠层簧 5、均衡梁焊接总成 6、橡胶球铰 7、限位板 8、中驱动桥 9、纵向推力杆 10、车架纵梁 11、平衡悬挂横梁 12、后驱动桥 13、反弹控制带 14、横向推力杆
参照附图1、2,鞍座焊接总成1铆接在车架纵梁外侧面;液压筒式减振器2上端与鞍座焊接总成1铰接,下端与均衡梁焊接总成5铰接;两个斜形橡胶叠层簧3沿车辆纵向V型对称布置,上端固定在鞍座焊接总成1上,下端固定在均衡梁焊接总成5上;辅助橡胶叠层簧4上端与鞍座焊接总成1固定,空载时下端自由,满载时下端通过固定在均衡梁焊接总成5上的限位板7限位;均衡梁焊接总成5通过过盈配合的橡胶球铰6与中、后驱动桥实现弹性联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未经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状照明装置和使用此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静电式电声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