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温电路和采用该电路的测温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0840.4 | 申请日: | 2007-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许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解政文 |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温 电路 采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测温电路和采用该电路的测温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存在的可移动温度检测装置,大部分体积和重量比较大,成本较高,操作复杂,不适合对小件移动物体的温度进行连续的监测。国外已有类似产品问世,但是成本高,不可复用,中途不可读,因此,在小件移动物体的温度监测中操作很不方便。
根据我国国情,首先要解决芯片的一次性使用问题,使得芯片可以复用,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电子垃圾。另外,必须解决通过的电脑读取数据的弊端,使用户在没有电脑情况下,也能随时方便了解被监测物体温度记录情况。针对现有的可移动温度检测装置体积和重量比较大的缺点,还要解决电子元器件的超薄集成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方便的测温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电池,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MCU芯片、一对公用电极、电阻、schottky管和LED指示灯,所述电池、温度传感器和LED指示灯分别与所述MCU芯片相连,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公用电极的正极相连,并且该端通过所述电阻和所述schottky管正向接至所述电池的正极。
本实用新型测温电路,其中所述MCU芯片输出的通信信号具有毫秒级的脉宽,所述MCU芯片输出的指示信号具有百毫秒级的脉宽。
本实用新型测温电路,其中所述LED指示灯为双色指示灯,红色作为检测温度超出范围指示,绿色作为检测温度正常指示。
本实用新型测温电路,其中所述MCU芯片采用型号为MSP 4270的芯片并接有RS232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测温电路,其中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同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方便、寿命长和可以反复使用的测温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上述测温电路的测温片,包括壳体和内置的测温控制电路板,所述壳体为一扁形金属槽,设有金属上盖,所述金属上盖内侧设有绝缘体,测温电路和电池安装在所述测温控制电路板上,所述壳体侧面设有LED指示灯的显示窗,所述公用电极接地极安装在所述测温控制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壳体相抵;所述公用电极的正极固定在电池的正极上,并与所述金属上盖相抵。
本实用新型测温片,其中所述壳体为一硬币式封装体,大小为Φ35mm-Φ20mm,厚度为3mm-5mm。
本实用新型测温片,其中所述公用电极采用弹性铜片制成。
本实用新型测温电路和采用该电路的测温片有益的技术效果是:由于采用可充电电池、超薄的硬币式封装体、公用电极实现了延长测温芯片的寿命和反复使用的问题,采用通讯、检测指示、电池充电三合一的设计和在硬币侧面用微型LED指示状态,其结构简单、检测方便,解决了测温片在储藏运输中途读取的问题,适用于小件可移动温度连续监测,检测装置体积和重量比较小,尤其适合应用于食品、药品、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等需要进行移动温度质量监控的领域。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温片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测温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测温片包括壳体1、内置的测温控制电路板7、电池4、LED指示灯6。
在本实用新型测温片的实施例中,壳体1为一硬币式封装的扁形体,大小为Φ35mm-Φ20mm,厚度为3mm-5mm。壳体1为一扁形金属槽,设有金属上盖2,金属上盖2内侧设有绝缘体3,测温控制电路板7上安装有电相连的温度传感器、MCU芯片、一对公用电极5、8、电阻R8、schottky管和LED指示灯6。电池4为可充电电池。公用电极采用弹性铜片制成。公用电极接地极8安装在测温控制电路板7上,并与壳体1相抵;公用电极的正极5固定在电池4的正极上,并与金属上盖2相抵。壳体1侧面设有LED指示灯6的显示窗9。LED指示灯6为双色指示灯,红色作为检测温度超出范围指示,绿色作为检测温度正常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