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防尘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596.1 | 申请日: | 200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罗欣;刘宝龙;韩朝阳;田军;迟克栋;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明霞;俞昌华 |
地址: | 100025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防尘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遮罩,具体的说是一种一次性防尘口罩。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和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植被大面积的破坏,空气质量正在持续恶化,漂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较多,尤其是采矿、建筑或粉碎加工等行业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人长时间呼吸灰尘会感染疾病,如肺结核。
为了在有害环境中保护自身的健康,人类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具有过滤、消毒装置的口罩和防毒用具。通常的防毒口罩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更换其内部的防毒材料,产品性能会降低,并且这种口罩的价格较为昂贵。考虑到上面的问题和注重卫生的要求,人们经常使用一次性防尘口罩。
现今中的一次性防尘口罩产品结构极为粗糙,比如,现在的一次性杯型复合防尘口罩的口罩本体由三层过滤材料组合而成,其中一层同时起支撑作用,该层质地较硬,由于人的脸部轮廓各异,因此在佩戴此种防尘口罩时,口罩本身很难与面部贴紧,容易留有缝隙,密封性差,无法彻底防止灰尘进入口鼻之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柔性立体结构,与面部贴合紧密的并且强效过滤一次性杯型防尘口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防尘口罩,其结构包括口罩本体,其特征在于,该防尘口罩还包括支撑层,所述的支撑层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所述口罩本体的边缘连接有环形密封圈。
所述的口罩本体由外侧过滤层和内侧过滤层组成,所述支撑层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的支撑层为热针刺刺布支撑层。所述的外侧过滤层和内侧过滤层的材料分别为柔软的水刺网格无纺布和熔喷聚丙烯无纺布。
所述的口罩本体还可以由外侧过滤层、中间过滤层和内侧过滤层组成,所述支撑层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的支撑层为立体柔性塑料网或塑料龙骨。,所述的外侧过滤层的材料为柔软的水刺网格无纺布,所述的中间过滤层和内侧过滤层的材料为熔喷聚丙烯无纺布。
所述的环形密封圈由柔性环形密封复合面料构成,该柔性环形密封复合面料由由布基和弹性薄膜复合而成,所述的弹性薄膜的厚度为5-15μm。所述的布基为弹性针织布、无纺布或机织布。所述的弹性薄膜的为改性透气弹性聚烯烃薄膜、透气聚氨酯薄膜或聚四氟乙烯薄膜。
所述的环形密封圈还可以由弹性透气薄膜构成,所述的弹性透气薄膜的厚度为0.05-0.2mm。所述的弹性透气薄膜为改性透气弹性聚烯烃薄膜、透气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设计方案采用了水刺网格无纺布和熔喷聚丙烯无纺布作为柔性过滤材料,并且附加立体柔性支撑层,因此口罩整体较柔软,佩戴舒适,同时不会因为呼吸使得口罩贴在面部而减少鼻孔和嘴所获得的空间。如此设计,使得整个过滤层都能成为有效过滤面,从而能通过大大增加有效过滤面积来减小呼吸阻力和提高过滤能力。
2.口罩本体的边缘连接有环形密封圈,该密封圈由柔性环形密封复合面料构成或由弹性透气薄膜构成,所以密封圈具有柔性,佩戴时能与面部的凹凸部分贴合紧密,不会产生缝隙,空气必须经过滤层才能吸入体内,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口罩的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防尘口罩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防尘口罩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次性防尘口罩,结构包括:口罩本体1、环形密封圈2、支撑层3和系带(图中未示)。其中,口罩本体1由外侧过滤层11和内侧过滤层12组成,所述的外侧过滤层11和内侧过滤层12的材料分别为柔软的水刺网格无纺布和熔喷聚丙烯无纺布。口罩本体1的内侧固定有支撑层3,所述支撑层3为热针刺刺布支撑层。口罩本体1的边缘连接有环形密封圈2,该环形密封圈2由柔性环形密封复合面料构成,所述的柔性环形密封复合面料由布基和弹性薄膜复合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布基为弹性针织布,所述的弹性薄膜为透气聚氨酯薄膜并且厚度为5-15μm。系带固定在口罩本体1的两侧边缘(图中未示),用以方便佩戴防尘口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之转向复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