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汽缸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88680.X | 申请日: | 200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2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才冬;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F01P5/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荣珲 |
| 地址: | 4000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水冷 发动机 汽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的上置凸轮轴式的水冷发动机汽缸头。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的上置凸轮轴式水冷发动机汽缸头的结构通常为在燃烧室周围的汽缸头实体部分设置水套,该水套与汽缸体上的水套通过汽缸头与汽缸体的接合面相通。整个水套的进水孔与水泵相连,水套的出水孔通过水管与水箱相连,水箱连接水泵,由水泵将冷却水压入水套对汽缸体和汽缸头进行降温,然后冷却水从出水孔排出流进水箱,冷却水通过循环带走汽缸体和汽缸头的部分热量。这种结构的汽缸头通常都没有设置安装水泵的结构,对冷却水施与正压的水泵通常都是安装在汽缸头以外的发动机的其它部位上,水泵由电机或发动机曲轴箱中所具有的传动机构的驱动,由此在发动机的设计上需考虑水泵及水泵驱动电机的安装位置,为本来零部件布置就相当紧凑的发动机的设计增加了难度;采用电机驱动水泵,也增大了发动机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汽缸头,它通过在汽缸头上设置用于装配水泵的结构,合理的解决水泵安装位置的设计问题,同时可减少相应的零部件,降低发动机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汽缸头燃烧室的四周和上方的实体中设有用于冷却水循环的水道,该水道的进水孔位于汽缸头与汽缸接合的下接合面,分布在燃烧室的四周,所述用于冷却水循环的水道的出水孔由汽缸头链轮室旁的实体部穿出,在汽缸头链轮室的外侧壁上设置用于装配水泵的结构。
所述用于装配水泵的结构设于链轮室的外侧壁上端汽缸头与汽缸头盖的接合部,其位于汽缸头的部分为半圆口,其圆心位于与上置凸轮轴同轴心线的位置。
所述用于装配水泵的结构为设于汽缸头链轮室外侧壁上的正圆孔,对着链条经过链轮室的位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所述用于冷却水循环的水道的出水孔由汽缸头链轮室旁的实体部穿出,在汽缸头链轮室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装配水泵的结构,使水泵能够直接装配在汽缸头上,便于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连接,利用配气机构的动力驱动水泵工作,不再另外设置驱动水泵工作的电机,既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成本,也可以解决零部件布置就相当紧凑的发动机的设计困难。将用于装配水泵的结构设于链轮室的外侧壁上端汽缸头与汽缸头盖的接合部,其位于汽缸头的部分为半圆口,与汽缸头盖上的半圆口共同构成水泵装配孔,其圆心位于与上置凸轮轴同轴心线的位置,可以使水泵体直接装配在该孔中,充分利用汽缸头链轮室的外侧壁的空余空间安装水泵,避开在发动机零部件布置相当紧凑的部位安装水泵,解决了设计上的困难;同时使水泵轴可以与上置凸轮轴连接,利用配气机构的链传动机构驱动水泵,使链传动机构传递的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同样,用于装配水泵的结构为设于汽缸头链轮室外侧壁上的正圆孔,对着链条经过链轮室的位置,使水泵体的轴套部分能够装配在该正圆孔中,在水泵轴上设置链轮与链传动机构的链条啮合,利用配气机构的链传动机构驱动水泵,达到上述的同样效果。并且将用于装配水泵的结构设置在汽缸头链轮室的外侧壁上,可以与汽缸头上的用于冷却水循环的水道的出水孔相接近,这样还可以缩短出水孔与水泵之间的水管长度,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图4的C-C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中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1为汽缸头,2为燃烧室,3为用于冷却水循环的水道,4为进水孔,5为下接合面,6为出水孔,7为链轮室,8为外侧壁,9a为半圆口,9b为正圆孔,10为接合部,11为进气孔,12为气门导管,13为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