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吸式固体物料回转冷却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88094.5 | 申请日: | 200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刚;程思彬;杨联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1/02 | 分类号: | F28D1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8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吸式 固体 物料 回转 冷却 | ||
1.一种双吸式固体物料回转冷却机,包括筒体(3)、扬料板(6)、进料管(1)、排料收集斗(12)、进风口(26,26′)、引风口(8)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筒体(3)由套装在该筒体(3)外壁的托圈(4)支撑于托轮(14)上,并由驱动装置带动绕其中心旋转,该筒体(3)的内壁上设有所述扬料板(6),该扬料板(6)沿筒体(3)内壁径向和轴向排列形成扬料板组合,所述筒体(3)的前端设有所述进料管(1),筒体(3)的后端设有所述排料收集斗(12),整个筒体(3)由前端向后端向下倾斜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26,26′)设置在所述筒体(3)的两端,该筒体(3)外壁中部活套有排风集箱(25),该排风集箱(25)与所述筒体(3)外壁之间围成环形内腔,该排风集箱(25)上设有所述引风口(8),所述筒体(3)径向设置有导风管(7a,7b,7c,7d),该导风管(7a,7b,7c,7d)将引风口(8)和筒体(3)内部相连通,所述导风管(7a,7b,7c,7d)一端固定在筒体(3)外壁上,另一端伸入筒体(3)内;
所述扬料板(6)由直角梯形板的上底边沿与所述筒体(3)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后,该直角梯形的上下底边固定在筒体(3)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式固体物料回转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集箱(25)的内侧与所述筒体(3)外壁之间设有旋转密封圈(29);所述导风管(7a,7b,7c,7d)沿筒体(3)圆周均匀分布,该导风管(7a,7b,7c,7d)在筒体(3)内的部分伸入导风圈(9)内并固定在该导风圈(9)的管壁上,该导风圈(9)为两端扩口的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式固体物料回转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料板(6)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该扬料板(6)沿筒体(3)内壁径向均匀排列,每一列扬料板(6)沿纵向交错排列形成扬料板组合,该扬料板组合被所述导风管(7a,7b,7c,7d)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扬料板组合的前端与所述筒体(3)的前端之间留有间隙,该前扬料板组合的后端与所述导风管(7a,7b,7c,7d)之间留有间隙,后扬料板组合的后端与所述筒体(3)的后端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式固体物料回转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前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挡圈(2),所述进料管(1)的下端固定在该环形挡圈(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式固体物料回转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为圆筒形,并且该筒体(3)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0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系统
- 下一篇:井式闭孔自控珍珠岩膨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