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879.5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0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伦;邓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H05B41/38;H05B37/02;F21V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控照明亮度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照明设备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不论是日光灯、照明灯、台灯、吊灯、壁灯或霓虹灯...等都是随处可见的照明设备。照明设备不但为黑暗带来了光明,也替生活带来了多彩多姿的变化。
请参照图1所示,为习知照明设备中的一种台灯1的一结构示意图。台灯1主要包括一底座11、一支撑架12及一灯罩13,支撑架12设置于底座11上,灯罩13固定于支撑架12上。其中,灯罩13具有一灯管131,以提供照明时所需的光线。底座11具有一开关111及一旋钮112,开关111与一外部电源传输线14电性连接,以控制台灯1的亮暗。旋钮112经由设置于支撑架12中的一电源传输线121与灯罩13中的灯管131电性连接,并经由控制流经电源传输线121中的电流量来控制灯管131所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大小。
然而,利用旋钮112来调控台灯1的亮度,已显得过于制式且无趣,不符合现今使用者求新求变的需求,况且目前的照明设备不仅须具备功能性,设计与产品型态也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调控多种照明亮度及可呈现多样性产品型态的照明设备,实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照明设备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照明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调控多种照明亮度及可呈现多样性产品型态,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照明单元;以及一调控单元,具有一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与该照明单元电性连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的触控面板具有一亮度触控区。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的亮度触控区呈一直条形、一圆形、一锯齿形、一螺旋形、一W字形、一Z字形、一e字形或一不规则形。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的调控单元具有一开关,该开关为一触控开关、一按压开关或一旋钮开关。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的调控单元具有一显示区,其显示照明单元的亮度。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更包括:一灯罩,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该灯罩中。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更包括:
一底座,其中灯罩设置于该底座之上,且该调控单元设置于该底座的一表面上。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的照明单元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具有至少一红色发光二极管、一绿色发光二极管或一蓝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相邻设置。
前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的照明单元为一环形灯管、一U形灯管、一螺旋形灯管、一圆形灯管或一柱形灯管。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照明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设备是依据调控单元中的触控面板来调控照明单元的照明亮度。与习知技术相较,触控面板将照明亮度区分为数种区段并将其予以量化,使得使用者可依据触控面板所显示的资讯来得知照明设备的亮度等级,并可依据照明设备应用场合及种类的不同,来调控所需的照明亮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设备亦可搭配触控面板提供使用者多样性的产品型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新颖的照明设备,可调控多种照明亮度及可呈现多样性产品型态。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照明设备中的一种台灯1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照明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3A至图3D为图2中不同态样的调控单元的一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图3A的一种调控单元的一操作示意图。
图5A至图5C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图3D的一种调控单元的一操作示意图。
1:台灯 11、B:底座
111、223、223a、223b、223c、223d:开关 112:旋钮
12:支撑架 121:电源传输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余辉LED灯带
- 下一篇:手机生产流水线自动跌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