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2升增压中冷汽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0206.1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1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靳素华;郭威;李自强;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2 增压 汽油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2.2L增压中冷汽油发动机的内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系统由水泵、节温器及阀座、散热器、膨胀水壶、缸体缸盖水道室和其他需要冷却或加热的功能部件组成。内燃机工作时,高温燃气及摩擦热会使活塞、活塞环、气缸、气缸盖、气门等零件的温度升高并使这些零件的强度下降,润滑油润滑性能下降,内燃机零件的过热与过冷均会使内燃机性能变差.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使内燃机零部件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及良好的性能。目前的2.2升增压中冷汽油发动机起动时,其冷却液的会快速升温,冷却液的温度波动较大,并且高负荷运转时,发动机的散热性能会比较差,这样都会影响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满足发动机散热要求,可以使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波动小,提高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2.2升增压中冷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2.2升增压中冷汽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有节温器、水路,节温器安装在水路上,所述的节温器安装在所述水路的进水侧。
一种2.2升增压中冷汽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所述的节温器为双蝶阀节温器。
一种2.2升增压中冷汽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所述水路的内转角均为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蝶阀节温器,安装于水路进水侧,可以满足发动机起动时冷却液的快速升温和高负荷时发动机的散热的要求。节温器采用入口温度控制的方式,即节温器安装于进水侧控制进水温度,可以使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波动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水路的内转角由以往的直角改为圆弧角,降低发动机水循环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散热器1、发动机2、水泵节温器4、节气门5、膨胀水箱6、增压器7、暖风8、水路9。节温器4安装在水路9的进水侧。节温器4采用双蝶阀节温器,节温器4的开启温度为84℃,全开升程≥8mm。水路9的内转角均为圆弧角。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蝶阀节温器4,安装于进水侧,可以满足发动机起动时冷却液的快速升温和高负荷时发动机的散热的要求。节温器4采用入口温度控制的方式,即节温器4安装于水路9进水侧控制进水温度,可以使发动机内冷却液温度波动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水路9的内转角由以往的直角改为圆弧角,降低发动机水循环的压力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0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安全插座
- 下一篇:一种排气通畅的蓄电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