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29715.2 | 申请日: | 200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0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21/00 | 分类号: | F16N21/00;F16N2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制动 轴承 润滑脂 加注 装置 | ||
1、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芯轴(10)上有与设置在制动毂(50)上的外轴承(60)、内轴承(70)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轴台部位,工艺芯轴(10)上部设置有压盖(20),工艺芯轴(10)下部设置有底板(90),工艺芯轴(10)中部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制动毂(50)的内壁部围成空腔,压盖(20)上有管接头(30)与润滑脂相连,所述的管接头(30)、压盖(20)与制动毂(50)的连通部、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20)与制动毂(50)之间、制动毂(50)与工艺芯轴(10)之间设置有维持润滑脂加注通道保持密封的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芯轴(10)的上端轴头(11)为球面状,工艺芯轴(10)上部的上段轴身(12)和中下部的中下段轴身(13)分别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的内径之间构成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芯轴(10)上与内轴承(70)配合的承载轴台(14)与油封(80)的承载面间有约45度的倒角面(15),该倒角面(141)上均部6~16个润滑脂通道通孔(16)延伸至工艺芯轴(10)的下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20)的下端面上向下设置一段台部,其内部为孔状且与管接头(30)内管腔连通,压盖(20)的下端面上的台部嵌入制动毂(50)的外轴承室且为间隙配合,压盖(20)与制动毂(50)端部接触处设有嵌入弧形槽内的O型密封圈(4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一个夹持机构(100),夹持机构(100)上的快速夹头(101)对称压靠在压盖(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芯轴10底部居中位置处为沉孔(17),所述的倒角面(15)处开设的通孔(16)向内下方延伸并连通至沉孔(17)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一个夹持机构(100),夹持机构(100)上的快速夹头(101)对称压靠在压盖(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角面(15)处开设的通孔(16)沿圆周方向均设10~14个、直径3~5毫米。
10、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芯轴(10)上有与设置在制动毂(50)上的外轴承(60)、内轴承(70)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轴台部位,工艺芯轴(10)内部有上下方向设置的空腔,工艺芯轴(10)下部设置有底板(90),工艺芯轴(10)中部开设有连通内外的通孔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制动毂(50)内壁围成空腔连通,工艺芯轴(10)的上或下端设置管接头(30)与润滑脂相连,所述的管接头(30)、工艺芯轴(10)内腔与制动毂(50)的连通部、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97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