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油门操纵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427.8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骆勇;车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1/02 | 分类号: | F02D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油门 操纵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具体指发动机油门操纵组合。
背景技术
油门操纵组合是控制发动机在各种状态工作的机构,它能实现发动机在熄火、怠速、高速和关闭阻风门等状态间的转换。现有的发动机油门操纵组合如图1所示,其在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见图8,从图1可以看出,它包括调速支撑板21、阻风门支架22、风门支架销轴23、手柄弹簧垫片24、螺栓25、阻风门限位螺钉26、限位弹簧27、转速限位螺钉34、限位调节弹簧35、手柄28、手柄弹簧29、调速拉板30、熄火线11、护板31、手柄轴销32、回位弹簧33、拉索压板20。从图1和图8可以看出,现有的发动机油门操纵组合存在着以下不足:
1、在油门拉杆4与手柄28之间需阻风门支架22来传递力,因此需增加三个零件,即阻风门支架22、垫片24和销轴23。
2、阻风门限位螺钉26和限位弹簧27在油门操纵组合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少用到,显得油门操纵组合功能过于富余。
3、由于油门操纵组合结构的限制,使得调速支架6的结构必须用类似图8中所示的结构来配合油门操纵组合工作。此种结构的调速支架下端接近曲轴箱盖的底面,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面变形(即使在有护板31的情况下也经常发生),影响产品质量。
4、由于阻风门限位螺钉26、转速限位螺钉34和调速支架6、调速弹簧8的结构位置限制,需增加一个护板31对它们进行保护。
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整个油门操纵组合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产品成本高,而且不利于装配和产品质量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运输的发动机油门操纵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油门操纵组合,包括熄火开关、油门操纵组合支架、操纵手柄、调速弹簧控制手柄和调节螺钉,熄火开关、操纵手柄、调速弹簧控制手柄和调节螺钉安装在油门操纵组合支架上,调节螺钉与调速弹簧控制手柄对应用于限制其转动范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弹簧控制手柄和操纵手柄共用一个销轴安装于油门操纵组合支架上并可绕销轴转动,操纵手柄一端与油门拉索连接,同时该端与熄火开关触头对应用于控制熄火开关的通断,操纵手柄另一端与调速弹簧控制手柄之间设有操纵手柄回位弹簧,调速弹簧控制手柄通过调速弹簧与调速支架连接。在油门拉索的作用下,该操纵手柄另一端依次通过操纵手柄回位弹簧、调速弹簧控制手柄、调速弹簧和调速支架实现对油门拉杆的控制,同时,该操纵手柄另一端也可直接作用于阻风门拉杆控制阻风门的开或关。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保全功能的前提下零部件数量和转销数量均有明显地减少,不但大大简化了结构,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组装。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使调速支架的设置不会突出于主体之外,由此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碰撞变形,更利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熄火状态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怠速状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高速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关闭阻风门状态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上的安装图;
图8-现有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安装图。
其中,1-化油器;2-气缸头;3-阻风门拉杆;4-油门拉杆;5-复位弹簧;6-调速支架;7-调速臂;8-调速弹簧;9-油门拉索;10-销轴;11-熄火线;12-熄火开关;13-油门操纵组合支架;14-操纵手柄;15-调速弹簧控制手柄;16-操纵手柄回位弹簧;17-螺钉止退弹簧;18-调节螺钉;19-紧固螺钉;20-拉索压板;21-调速支撑板;22-阻风门支架;23-风门支架销轴;24-手柄弹簧垫片;25-螺栓;26-阻风门限位螺钉;27-限位弹簧;28-手柄;29-手柄弹簧;30-调速拉板;31-护板;32-手柄轴销;33-回位弹簧;34-转速限位螺钉;35-限位调节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陶瓷加工用辊棒
- 下一篇:沟槽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