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体与曲轴主轴承座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893.4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絮飞;李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缸体 曲轴 主轴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噪音法规的严格,为了使汽车通过噪音进一步降低,降低发动机本身的噪音和振动十分必要。现有的发动机缸体和曲轴主轴承座通常是采用两个螺栓来达到紧固连接,曲轴主轴承座与缸体的连接面通常为平面,这样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面形式使曲轴主轴承座的刚度不足,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尤其对排量较大、性能要求较高的发动机,完全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与曲轴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减少因曲轴主轴承座刚度不足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降低发动机本身的振动和噪音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缸体与曲轴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包括有缸体和曲轴主轴承座,它们通过通过至少四个螺栓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增加曲轴主轴承座的结合刚度,增加其连接的紧固度,从而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可以满足一般小排量的发动机的要求,但对于排量较大、性能要求较高的发动机,缸体和曲轴主轴承座最好通过八个螺栓进行连接。
对于小排量的发动机,曲轴主轴承座主体部分落入缸体对应部分的凹槽中,通过两个螺栓与缸体连接,曲轴主轴承座的下平面两侧各增加一块形成翼形,与缸体对应的凸台紧贴,再通过两个螺栓与缸体连接,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曲轴主轴承座与缸体的结合刚度。
进一步,为了避免缸体和曲轴主轴承座侧面在接触部位产生接触应力,在缸体和曲轴主轴承座侧面接触部加工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在原有的曲轴主轴承座两点紧固的情况下,对于小排量的发动机,通过改变曲轴主轴承座的形状,并增加两颗螺栓来增加两点紧固,达到提高曲轴主轴承座的结合刚度,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的目的。对于排量较大、性能要求较高的发动机,采用八个螺栓来实现缸体和曲轴主轴承座,可以显著增加它们的结合刚度,妈祖发动机对振动和噪音的要求。同时本结构还充分考虑到了有效消除由于曲轴主轴承座形状改变而产生的接触应力,使发动机的性能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四点紧固的用于小排量发动机上的缸体与曲轴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图;
图2是采用八点紧固的用于大排量发动机上的缸体与曲轴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图;
图3是图2中曲轴主轴承座的平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对于小排量、性能要求不太高的发动机,缸体1和曲轴主轴承座3采用四个螺栓进行连接,曲轴主轴承座主体部分11落入缸体对应部分的凹槽中,通过两个长螺栓2与缸体1实现连接。曲轴主轴承座的下平面两侧各增加一翼形块12,与缸体1对应的凸台紧贴,通过两个短螺栓5与缸体1连接。另外,在缸体1和曲轴主轴承座3侧面接触部位设有用于消除应力的凹槽4。
参见图2和图3,对于大排量、性能要求较高的发动机,缸体1和曲轴主轴承座3采用八个螺栓进行连接,曲轴主轴承座3与缸体1的结合部位为平面,在其中间以及两边共分布连接有八个螺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