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歧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5319.4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6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马川利;张海行;孙德山;邱发强;王子英;贾力;滕红;王德春;朱继艳;张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7/10 | 分类号: | F01N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 歧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排气歧管壳体,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装置。
背景技术:直列四缸发动机排气歧管结构型式多种多样,按歧管的布置型式主要分为单层管气道和双层管气道两种。单层管气道为四根歧管直接汇入一个总管(四合一),双层管气道为每两个气道为一组,分别汇入各自的总管后再汇集到一起(二合一)。传统发动机排气歧管主要采用铸铁材料铸造,现代发动机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不锈钢焊接的排气歧管得到了推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据空间体积小、部件紧凑、解决发动机排气系在空间紧张时的安装问题的发动机铸铁发动机排气歧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第一气道(1)、第二气道(2)、第三气道(3)、第四气道(4)、汇集段总管(5)、总管中心线(6)、氧传感器安装孔(7)、出口法兰(8)、废气再循环通道安装接口(9)组成。汇集段总管(5)截面尺寸自第一排气道(1)末端开始向发动机后方逐渐扩大,为渐扩型汇集段总管;第二气道(2)、第三气道(3)、第四气道(4)气道为等截面尺寸,汇集段总管(5)内侧圆滑弧线(11)切入汇集段总管(5)中,其中心线在总管中心线(6)内侧,与总管中心线(6)不相切;氧传感器安装孔(7)设置在第四气道(4)和出口法兰(8)之间的总管内侧分型面处;出口法兰(8)与催化器转接段法兰采用三点螺栓(10)连接,三点呈120度分布;在第四气道(4)和总管出口法兰(8)之间的总管上方布置了废气再循环通道安装接口(9);第一气道(1)与第二气道(2)、第三气道(3)、第四气道(4)、汇集段总管(5)、总管中心线(6)、氧传感器安装孔(7)、出口法兰(8)、废气再循环通道安装接口(9)是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该布置方案结构紧凑,节约了机舱空间,该方案降低了整车的重量,有利于节约能源,达到排放法规要求。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口法兰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汇集段总管(5)截面尺寸自第一排气道(1)末端开始向发动机后方逐渐扩大,为渐扩型汇集段总管;第二气道(2)、第三气道(3)、第四气道(4)气道为等截面尺寸,汇集段总管(5)内侧圆滑弧线(11)切入汇集段总管(5)中,其中心线在总管中心线(6)内侧,与总管中心线(6)不相切;从而减小各缸排气之间的相互干扰。氧传感器安装孔(7)设置在第四气道(4)和出口法兰(8)之间的总管内侧分型面处;有利于铸造。出口法兰(8)与催化器转接段法兰采用三点螺栓(10)连接,三点呈120度分布;在第四气道(4)和总管出口法兰(8)之间的总管上方布置了废气再循环通道安装接口(9);第一气道(1)与第二气道(2)、第三气道(3)、第四气道(4)、汇集段总管(5)、总管中心线(6)、氧传感器安装孔(7)、出口法兰(8)、废气再循环通道安装接口(9)是一体连接,有利于排气歧管铸造和废气再循环装配。本实用新型与常规设计相比,本排气歧管布置方案属渐扩型总管,气道布置能减小各缸排气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铸造和废气再循环系统的装配;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约能源、达到排放法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