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杆式液压马达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4683.9 | 申请日: | 2007-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孝正;胡康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易液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C1/247 | 分类号: | F03C1/247;F03C1/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娟英 |
| 地址: | 315200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液压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马达,尤其指一种连杆式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采用静压平衡滑动轴承的径向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包括由封盖和壳体构成的外壳、具有多个配油孔的配油器、柱塞缸、柱塞-连杆组件和曲轴,其中,配油器又分平面配油结构和轴配油结构。曲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壳体和封盖中,曲轴的一端通过双头键与平面配油结构中的配油盘或轴配油结构中的配油轴同步旋转,另一端则用来带动负载;柱塞缸为奇数分布,分别放射状地均匀设置在曲轴的径向圆周上,柱塞缸内的柱塞与连杆球头相球铰连接,连杆底部的圆柱面和曲轴的曲拐外圆之间设有静压滑动轴承,即两者之间为滑动摩擦。使用时,当压力油由配油器、外壳进入到柱塞缸时,压力油产生的液压力作用于柱塞顶部,该液压力分解成沿着连杆中心线指向曲轴的曲拐中心的力和对柱塞缸内壁产生的侧向力,前者的切向力对曲轴的旋转中心产生扭矩,使曲轴绕曲轴旋转中心旋转,从而实现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工作机输出转速和扭矩的目的。
但由于连杆底部的圆柱面和曲轴的曲拐外圆之间的运动副为滑动摩擦,因而存在着液压马达起动机械效率低的缺陷。为此,人们将上述滑动摩擦改成滚动摩擦,即在连杆底部的圆柱面和曲轴的曲拐外圆之间设置有由轴承套和多列滚柱组成的滚动轴承单元。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采用这种滚动摩擦的结构,虽然可较好地克服采用静压平衡滑动轴承的径向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的弊端,可随之也带来了以下的问题:由于曲轴、轴承套和滚柱处于液压马达的中心部位,曲轴的圆周上又分布着柱塞及连杆,这使得滚动轴承单元的径向尺寸不能随意增大,只能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限制了滚动轴承单元的承载能力。为了使滚动轴承单元能承受更大的负载,本申请人还在原有滚动轴承多列圆柱滚子的基础上增加圆柱滚子的列数,即由原4列圆柱滚子增加到6列,如中国专利号为200520105177.2的《新型的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就披露了这样的方案。但就是这样,滚动轴承单元所能承受的负载仍然满足不了部分用户的高压工作需求。再者,现有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的轴配流结构,其通油结构和配油结构是沿着轴向分布的,如由雷天觉主编,1998年12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液压工程手册》上册,第505至507页及图12.4-3上所公开的轴配油结构,因此造成配油器轴向尺寸偏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既具有较高的起动机械效率,又能承受更高工作压力的连杆式液压马达。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轴配油结构紧凑、合理,且具有较高的起动机械效率,又能承受更高工作压力的连杆式液压马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连杆式液压马达包括由壳体和封盖构成的外壳以及具有多个配油孔的配油器,转动轴通过第一组滚子轴承支承在所述的外壳内,该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的配油器相连,另一端露于所述的外壳之外而成为输出端,同时在所述的壳体内沿着所述转动轴的径向圆周方向上放射状地分布有奇数个柱塞-连杆组件,各柱塞与各自的连杆一端相球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轴成直轴状,并在所述的壳体内偏心放置,同时在该转动轴上还套装有转子和位于转子之外并通过第二组滚子轴承支承在所述外壳内的转动架,其中转子圆周面上开有与上述柱塞-连杆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柱塞腔,以容纳上述对应的球铰连接的柱塞和连杆,而所述转动架上则固定有与所述壳体同心设置的转动套,所述各连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则分别与该转动套的内表面相接触,而且,在所述的转动轴和转子上还设置有使上述配油器上的配油孔与相应的柱塞腔相贯通的多个流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组滚子轴承和第二组滚子轴承可以分布在同一径向上,这样使液压马达的轴向尺寸较为紧凑。也可以在径向上错位设置,以便于各组滚子轴承的选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易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易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可拆卸集成水表供水系统
- 下一篇:集聚结分离与静电分离为一体的滤油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