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柔性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9391.2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梅立峰;刘璇;刘建华;周逢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珀金斯雷沃动力(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61/00 | 分类号: | F02M61/00;F02M61/16;F02M3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喷油器 柴油 滤清 柔性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柔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喷油器回油管的主要作用为各个喷油器的回油,回油管连通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现有的发动机上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该回油管,金属材料回油管虽然外型美观、能承受较大油压,但由于存在加工及安装误差,在发动机运行时,发动机会产生较大振动,在振动中很难避免回油管受到摩擦和磕碰,因此容易导致回油管出现漏油及断裂现象;同时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间的管路为刚性连接,柴油滤清器的安装位置稍有变动,就必须设计新的管路,这样增加了零件的种类,提高了成本,且安装拆卸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耐油、耐压,并具有较强韧性和抗老化性的发动机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柔性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柔性连接结构,包括与发动机相连的数个喷油器以及柴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喷油器通过回油管连通主回油管,在主回油管上设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通过柔性回油管连接柴油滤清器,在柔性回油管上还安装具有保护作用的弹簧护套。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柔性回油管为尼龙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连接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的回油管采用尼龙管,在尼龙管上还安装具有保护作用的弹簧护套,可使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之间的连接具有很好的柔性与韧性,弹簧护套有效保护尼龙管在振动中不受到摩擦和磕碰。当发动机产生较大振动时,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的位置在振动中不断相对偏移,尼龙管将自身弥补该偏移,而不会造成管路断裂及漏油现象。该尼龙管还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压性、较强的韧性和抗老化性,在使用寿命上完全能满足发动机要求。此外喷油器与柴油滤清器间的连接管的走向及形状具有很大灵活性,可根据两部件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这样一根尼龙管可用于多种情况下,不仅减少了油管种类,还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2、喷油器;3、主回油管;4、三通接头;5、柔性回油管;5-1、管接头;6、弹簧护套;7、管接头;8、柴油滤清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与发动机1相连的数个喷油器2,喷油器2通过回油管管接头7连通主回油管3,在主回油管上设有三通接头4,三通接头4通过柔性回油管5的管接头5-1连接柴油滤清器8,柔性回油管5采用尼龙管,在尼龙管上还安装具有保护作用的弹簧护套6。
由于连接喷油器2与柴油滤清器8的柔性回油管采用尼龙管,在尼龙管上还安装具有保护作用的弹簧护套6,因此喷油器2与柴油滤清器8之间具有很好的柔性与韧性,弹簧护套6可防止尼龙管在振动中受到摩擦和磕碰。当发动机1产生较大振动时,喷油器2与柴油滤清器8的位置在振动中不断相对偏移,尼龙管将自身弥补该偏移,而不会造成管路断裂及漏油现象。该尼龙管还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压功能以及较强的韧性和抗老化性,在使用寿命上完全能满足发动机要求。此外喷油器2与柴油滤清器8间的连接管的走向及形状具有很大灵活性,可根据两部件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这样一根尼龙管可用于多种情况下,减少了油管种类,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珀金斯雷沃动力(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珀金斯雷沃动力(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9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