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承载高架桥梁节段箱梁的纵向移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6274.2 | 申请日: | 2007-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3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081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承载 高架桥 梁节段箱梁 纵向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高架桥梁时纵向移动节段箱梁用的纵向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后张预应力桥梁的节段箱梁广泛采用架桥机、龙门吊或者其它形式的吊机安装就位。当现场条件如道路宽度,空间高度不允许时,现有的纵向移动装置不适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高度较低的用于承载高架桥梁节段箱梁的纵向移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承载高架桥梁节段箱梁的纵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导向装置、支撑架5、辊轴小车3、后导向装置;支撑架5由后侧板17、前侧板19、左侧板20、面板21、右侧板22组成,面板21的四侧面分别与后侧板17、前侧板19、左侧板20、右侧板22固定连接,后侧板17、前侧板19、左侧板20、右侧板22与面板21围成面板21下的槽腔;面板21下的槽腔内沿纵向至少设有2个辊轴小车3,辊轴小车3包括小车架6、履带式辊7,小车架6上设有隔板9,履带式辊7绕在隔板9上,使用时,隔板9下方的履带式辊7与H型钢导轨18的上面相接触;辊轴小车3由定位销8穿入面板21上的定位销孔、小车架6上的定位销孔与支撑架5铰接;前导向装置与前侧板19固定连接,后导向装置与后侧板17固定连接。
所述的前导向装置由前导向架2、前左导向轮1、前右导向轮15、左短侧板、右短侧板、2个导向架调整螺钉13组成,前导向架2的下端间隔设有前左导向轮1、前右导向轮15,使用时,前左导向轮1、前右导向轮15位于H型钢导轨18的外侧边并与H型钢导轨18相接触;前导向架2位于前侧板19的前侧,前导向架2上设有调整孔23,前导向架2由前导向架固定螺钉16穿过前导向架2上的调整孔23,并旋入前侧板19上的固定螺钉螺孔中与前侧板19固定连接;左短侧板、右短侧板的前端部分别与前导向架2的上端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左短侧板、右短侧板的后端部分别设有调整螺钉孔,左短侧板位于支撑架5的左侧板20的左侧,一导向架调整螺钉13穿过左短侧板上的调整螺钉孔与左侧板20相接触,右短侧板位于支撑架5的右侧板22的右侧,另一导向架调整螺钉13穿过右短侧板上调整螺钉孔与右侧板22相接触。
所述的后导向装置由后导向架11、后左导向轮12、后右导向轮14、左短侧板、右短侧板、2个导向架调整螺钉13组成,后导向架11的下端间隔设有后左导向轮12、后右导向轮14,使用时,后左导向轮12、后右导向轮14位于H型钢导轨18的外侧边并与H型钢导轨18相接触;后导向架11位于后侧板17的后侧,后导向架11设有调整孔23,后导向架11由后导向架固定螺钉10穿过后导向架11上的调整孔23,并旋入后侧板17上分的固定螺钉螺孔中与后侧板17固定连接;左短侧板、右短侧板的后端部分别与后导向架11的上端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左短侧板、右短侧板的前端部分别设有调整螺钉孔,左短侧板位于支撑架5的左侧板20的左侧,一导向架调整螺钉13穿过左短侧板上的调整螺钉孔与左侧板20相接触,右短侧板位于支撑架5的右侧板22的右侧,另一导向架调整螺钉13穿过右短侧板上调整螺钉孔与右侧板22相接触。
所述的辊轴小车3处的左侧板20、右侧板22上分别设有前后两个小车调整螺钉螺孔,小车调整螺钉4旋过小车调整螺钉螺孔与辊轴小车3的小车架6相接触。
所述的支撑架5的后侧板17、前侧板19的上端部分别凸出面板21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垂直高度较低,减小了拖动高架桥梁节段箱梁的摩擦阻力,并可以在弧形轨道上行走;受现场条件(如道路宽度,空间高度)限制性小,具有适应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纵向侧视,局部剖);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改变辊轴小车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6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