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512.0 | 申请日: | 200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6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学明 |
主分类号: | F24C3/02 | 分类号: | F24C3/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42508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液化 | ||
1、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同轴心的上、下环盖(1、2)及围边(3)构成的余热回收器,余热回收器的内部隔设有出烟管(4)和进气管(5),出烟管(4)和进气管(5)的出、进口间隔设置于余热回收器的外缘处,出烟管(4)和进气管(5)的进、出口间隔设置于余热回收器的内环处,余热回收器的内环围住燃气喷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出烟管(4)呈悬空的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出烟管(4)由螺旋状隔板围成,相邻出烟管(4)隔板之间的空隙为螺旋状进气管(5),进气管(5)中间设置有隔片(7)。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器的内环处配合有环套(6),环套(6)圆周上开设有间隔的管口(6-1),管口(6-1)与出烟管(4)的进口对应,管口(6-1)之间的间隙口(6-2)对应着进气管(5)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间隙口(6-2)处设有分流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环套(6)内设有挡套(16),呈锯齿状的挡套(16)圆周顶部低于环套(6)的管口(6-1),挡套(16)的底部与环套(6)的底部平齐,挡套(16)与环套(6)之间留有过烟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环套(6)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状,管(6-1)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燃气喷管(8)安装在液化汽炉内的升降装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包括垂直轴(9)、套筒(10)、齿条(11)、齿轮(12)、水平轴(13)、轴承座(14)和手轮(15),垂直轴(9)安装在燃气喷管(8)旁,垂直轴(9)上套装套筒(10),套筒(10)与燃气喷管(8)固连,套筒(10)上还安装有垂直的齿条(11);水平轴(13)置于固定安装在轴承座(14)内,水平轴(13)的一端同轴固连与齿条(11)啮合的齿轮(12),水平轴(13)的另一端同轴固连手轮(15),手轮(15)位于液化汽炉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有余热回收器的液化汽炉,其特征在于:出烟管(4)的出口开设于上环盖(1)外缘并垂直向上,进气管(5)的进口开设在围边(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学明,未经郑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5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