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温度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188.9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7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施松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松柏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857000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温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尤其是用于发动机的温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燃油消耗量,温度过低,燃油得不到完全燃烧,热效率和摩擦的损失增大。研究和试验表明,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为85℃至100℃,当发动机工作温度由85℃降到50℃,燃油耗量大约增加15-20%,温度超过100℃时,进气密度降低,使可燃混合气浓度增加,燃油耗量增大,还会产生自燃和爆震等不正常燃烧,使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增加。为保证发动最佳的工作温度,以获得良好的发动机动力经济性,可靠性,耐久性,目前发动机已经广泛采用水冷发动机。水冷式发动机是利用水(或防冻液)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发动机高温机件的热量,以保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冷却液的循环过程为:水冷系统的冷却液(水或防冻液)在发动机的水套中,吸收高温机件的热量,冷却液温度升高,经散热器利用风扇和迎风气流冷却水泵又将冷却后的冷却液泵入水套,进行循环冷却。目前发动机温度调节装置中由于节温器的存在都存在大、小两套循环。传统发动机温度调节装置存在如下缺陷:首先,节温器在整个温度调节过程中起着独立的执行调节功能,但正因为其独立作用,难以达到与其他工作部件的有效协调;其次,发动机与机械水泵、机械式风扇通过轴连接,转速一致,这样在发动机刚启动而不需要散热时出现能源浪费,而发动机高负荷低转速时又存在水泵和风扇转速不够的情况,不能保持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另外,整体结构不科学、耗油量大、浪费能源。中国专利局于1990年7月4日公布了一种“水冷式散热器温度自动调节装置”(专利号:89218122.2),该装置通过在水箱中设置含有记忆金属的感温元件来控制进入水箱风流量的大小从而调节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这种调节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调节效果不理想,而且感温元件使用寿命不长,更换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温度调节装置,本装置发动机和水泵相互分离,独立工作。整个装置协调一致,能在-40℃-40℃的环境温度下让各种发动机迅速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并有效保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发动机和设置于发动机上的水套以及由水泵、散热器、风扇和水管组成的发动机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分别设有水泵,所述发动机散热器上设置有风扇,所述水泵和风扇分别通过控制器与电源连接,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发动机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暖气水箱管道连接,所述发动机与暖气水箱之间设有水泵。
所述发动机与暖气水箱之间的水泵通过控制器与电源连接。
所述发动机通过设置于其上的水套与发动机散热器及暖气水箱管道连接。
所述控制器中设置有电源线、冷暖空调请求信号、动态数据流输出和发动机工作后的电源或信号。
本实用新型水泵采用电动叶轮离心泵,通过控制器控制,由电力驱动。当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过高需要冷却时,控制器指令水泵叶轮转动,将冷却液从散热器下水管吸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边缘被甩出,压进发动机水套,使冷却液正常循环。
散热器由散热器芯、上下水室、散热器盖等组成,是把冷却液的热量传递给大气的热交换器。
风扇采用叶片式,安装在散热器的背面,由风扇电机驱动,当散热器内冷却液温度达到88℃左右时风扇自动开始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采用起感受器作用的温度传感器将感受到的冷却液温度信息发送到控制器,从而由控制器调控各部件文成对发动机的温度调节,减少了传统调节装置中的重要部件——执行温度调节功能的节温器,用控制器统一控制电动水泵和电动风扇的工作,使整个装置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更灵敏,系统反应更迅速,稳定性更好;2、在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的进出水管上分别设有电动水泵,这样水泵随冷却液温度的变动而启动或关闭,能有效使发动机迅速达到并保持最佳工作温度。3、电动水泵、温度传感器和电动风扇集中于控制器,使整个装置由控制器统一控制调度,这样各个部件的协调性更好,保持发动机最佳温度的效果更突出;4、水泵和风扇采用电动式代替机械式,节约燃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松柏,未经施松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自由度肌电假手实时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牌照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