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3746.0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1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郝文远;戴长春;李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206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环 伺服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压装工艺领域,特别涉及零部件精密压装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领域,各种各样的零部件的制造技术不断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就是对零部件的精密压装工艺。在整个压装过程中,必须保证力和位移符合工艺要求,这样才能确保压装后的零部件达到相应的精度误差范围要求。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气缸、气液增压缸、液压缸等驱动设备进行压装,由于在整个压装过程中是靠压缩空气或者油压来传递力的,所以在力的连续性、反应速度方面都是不可控制的,而且稳定性差,难以实现线性控制。
因此,现有的压装工艺系统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监控响应迟钝,不能满足零部件精密压装,无法达到精密机械中零部件的精度误差范围要求,这样就给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的压装工艺
对力和位移进行精确量化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系统重复定位精度高、可以实时监控工艺
参数变化、控制过程简单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构成:
该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包括压装动力缸,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中还包括控制器模块、拉力/压力传感器模块、运动控制器模块,所述的控制器模块与拉力/压力传感器模块相连接,且该控制器模块通过现场总线与所述的运动控制器模块相连接,该运动控制器模块与所述的压装动力缸相连接。
该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运动控制器模块还连接有一运动控制设置模块。
该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中还包括一个工控机模块和一个组态功能模块,所述的组态功能模块与所述的工控机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模块通过通信控制总线与该工控机模块相连接。
该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组态功能模块包括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变量图生成单元和数据库链接单元,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通信单元、变量图生成单元和数据库链接单元相连接。
该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通信控制总线为西门子多点通信协议总线。
该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中还包括有一个人机界面模块,所述的人机界面模块通过现场总线与所述的控制器模块相连接。
该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模块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该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压装动力缸为行星丝杠伺服电动缸。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由于在整个压装过程中力和位移均为闭环控制,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压装工艺,对力和位移进行量化控制,同时该系统在对零部件进行精密压装过程中,对力和位移的变化情况能够进行实时监控,并以力——位移关系曲线呈现实际反馈值,并判断整个压装过程中的参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存储和呈现;而且采用现场总线使整个系统响应速度达到1.5Mbps(每秒传送1.5兆字节)的通讯速度,从而大大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克服了系统响应的滞后性,而伺服驱动控制使系统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01mm,显著提高了控制精度,控制过程简单方便,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为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整体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中的组态功能模块所生成的力——位移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中的运动控制设置模块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侧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闭环伺服压装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