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热、标识之二用吸盘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1703.0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3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诚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G09F7/12;G09F7/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330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标识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盘,尤其是指一种可吸附于各种同类物品上,可用于隔热或区分物品之二用吸盘。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下以区分同类物品的情况,例如人们在酒吧、咖啡厅等场所内相聚在一起进行消费时,由于每个人使用的酒杯/瓶、咖啡杯等玻璃或陶瓷器具一般为同类形状,使得人们无法辨识自己所使用的器具而导致相互间错拿,如此较为混乱,若要进行有效地区分则绝非易事,并且偶尔也会遇到利用上述器具盛装滚烫的饮用品,故人们因器具外壁较热而无法正常拿取,进而给人们徒增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习知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方便、安装稳固之隔热、标识之二用吸盘。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标识之二用吸盘,包括一由隔热材料制成且又可弹性形变的带状部件,该带状部件一面凸设有复数个可吸附物品的吸杯,另一面设有至少一可更换的标识体。
上述带状部件上开设有至少一固定标识体的嵌槽,上述标识件具有一凸台,该凸台卡于嵌槽内且二者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该嵌槽设于吸杯的正上方
上述带状部件与吸杯为一体结构。
上述吸杯呈喇叭状。
上述带状部件、吸杯为塑胶或硅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带状部件绕于器具上,由吸杯依靠真空压力吸附在器具上,如此装卸方便、安装稳固;其中一方面可利用更换不同色彩或其它标志的标识体,以用于区分相互间的器具;另一方面若遇上器具中盛装滚烫的饮用品时,人们还可藉由手握该带状部件,由该带状部件进行隔热,使得人们即可轻易拿取;因此本实用新型兼具隔热、标识之功效,可确实达到使用之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之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带状部件 11、下表面
11a、吸杯 12、上表面
13、嵌槽 2、标识体
2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隔热、标识之二用吸盘,包括一带状部件1,由隔热材料制成且又可弹性形变,例如可为塑胶或硅胶材料;上述带状部件1的下表面11凸设有复数个可吸附物品且呈喇叭状的吸杯11a,该吸杯11a与带状部件1为一体结构,在带状部件1的另一面12设有多个可更换的标识体2,该标识体2上附有色彩或数字或图案或文字等,以实现区分之目的。
上述带状部件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上述标识体2的嵌槽13,上述标识件2具有一凸台21,该凸台21卡于嵌槽13内且二者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因此,本实用新型吸盘使用时,先将带状部件1绕于器具上,由吸杯11a依靠真空压力吸附在器具上,如此装卸方便、安装稳固;其中一方面可利用更换不同色彩或其它标志的标识体2,以用于区分相互间的器具;另一方面若遇上器具中盛装滚烫的饮用品时,人们还可藉由手握该带状部件1,由该带状部件1进行隔热,使得人们即可轻易拿取;因此本实用新型兼具隔热、标识之功效,可确实达到使用之方便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标识之二用吸盘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诚,未经林志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1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