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121.9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6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余彬海;李绪锋;李军政;潘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9/00;H01L23/36;H01L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发光二极管 | ||
1、一种功率发光二极管,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热沉、线路板、发光二极管芯片、内引线、封装胶体,线路板上印刷有金属电极,发光二极管芯片安放于热沉上,封装胶体覆盖内引线及发光二极管芯片,内引线连接发光二极管芯片电极和线路板金属电极,其特征在于,线路板具有沉孔结构,热沉嵌于线路板沉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外形与线路板沉孔结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热沉嵌于线路板沉孔结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热沉底部齐平或略凸出于线路板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路板表面的金属线路分为内部金属电极和外部金属电极,内引线连接内部金属电极,金属线路连接内部金属电极和外部金属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为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的梯台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体为透明材料或荧光胶体,覆盖在发光二极管芯片、引线、热沉上部,形成光学透镜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体与装有热沉、芯片的线路板为半包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发光二极管作为一单元,可以阵列为N行M列,N≥1,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1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镶嵌埋入的射出装置
- 下一篇:客机上乘客座椅的滑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