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冲压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509.0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1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灵 |
主分类号: | F02K7/10 | 分类号: | F02K7/1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00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冲压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航空领域的旋转冲压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冲压发动机的内腔主要是由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管三部分构成,所需燃料都是直接喷入燃烧室经火花塞点火后燃烧,当冲压发动机在较高马赫数的速度下工作时,燃烧室进口空气流速度很高,燃料和空气的混合变得很困难,如果要提高燃烧效率就要提高混合效率,这就需要加长燃烧室,从而增加摩擦损失并增加燃烧室处壁面冷却用的燃料。另外,现有的冲压发动机在启动前都需要用导弹或者飞机将其加速到超高音速,冲压发动机才能启动,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冲压发动机的发展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旋转式设计、燃烧效率高、结构简单合理的旋转冲压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冲压发动机,包括本体,该本体通过联杆与主轴相联,所述主轴与起动机输出轴相联,在本体内腔的进气道设有一次喷口,在燃烧室内设有二次喷口并安装有火花塞。
在所述本体的外壁设有隔热层。
在所述主轴和联杆内设有燃料通道。
在所述进气道口装有活动安全网。
所述主轴通过飞轮与起动机输出轴相联。
所述本体内的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道的轴心线与主轴成75~85度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转设计,利用起动机使得燃烧室与空气的相对速度达到3倍音速以上,从而达到工作条件,一般冲压发动机大于0.5倍音速可以工作,当冲压发动机旋转半径为3.5米时,主轴转速每分十几万转,就可以达到3倍音速,现有技术很容易达到;采用二次燃料喷射,第一次喷射在进气道中,此次喷射浓度较低,这样可以防止混合气体在进气道中燃烧;第二次喷射在燃烧室中喷出,这种设计可以使气体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联杆根据需要可设计成飞机的螺旋桨,直接产生驱动力,结构简单合理高效;主轴上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冲压发动机,而且不需要增加其它附属设备,这样可以成倍提高推重比;在进气口安装有活动安全网,当飞机在低空或复杂环境飞行时,关闭安全网可以防止鸟及其它异物进入发动机而熄火,造成机毁人亡,安全网上还有可以摆动的叶片用来调节气流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功率;一次喷口设在进气道中远离发动机内壁的位置防止燃料接触到高温的进气道壁而燃烧;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道的轴心线与主轴成75~85度角,这样可以防止燃烧后的废气进入进气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安全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道,2-燃烧室,3-尾喷管,4-隔热层,5-一次喷口,6-二次喷口,7-火花塞,8-联杆,9-主轴,10-燃料通道,11-飞轮,12-起动机,13-活动安全网,14-叶片,15-空气冷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旋转冲压发动机,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外壁设有隔热层4,该本体通过联杆8与主轴9相联,该主轴9是动力输出轴,主轴9通过飞轮与起动机12相联,并且进气道1、燃烧室2和尾喷道3的轴心线与联杆8的旋转面成10度角,利用起动机12使得燃烧室2与空气的相对速度达到3倍音速以上,从而达到工作条件,空气在燃烧室2的压力可提高到进入发动机前的37倍,高压的混合气体被点燃后快速膨胀,并从尾喷管3高速喷出从而推动发动机前进;在本体内腔的进气道1设有一次喷口5,第一次喷射在进气道1中,此次喷射浓度较低,这样可以防止混合气体在进气道1中燃烧;在发动机壁内设有空气冷却道15,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在燃烧室2内设有二次喷口6并安装有火花塞7,使气体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在所述主轴9和联杆8内设有燃料通道10,燃料通过燃料通道10分别进入一次喷口5和二次喷口6,在所述进气道1口装有活动安全网13,当飞机在低空或空气中杂物较多的环境中飞行时,关闭活动安全网13可以防止鸟及其它异物进入发动机而熄火,造成机毁人亡,活动安全网13上还有可以摆动的叶片14用来调节气流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功率。本实用新型具有起动快速,燃料燃烧充分,油耗低、推动比高,推进效率高、航程远、安全可靠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直升机、导弹和军用或民用飞机上;本实用新型还有很大升级空间,稍作改进还到用于航天飞机上,在大气层内作为冲压发动机,在宇宙空间作为火箭燃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灵,未经王永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