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衬底平面LED集成芯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8213.7 | 申请日: | 2007-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0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纬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5/075;H01L23/48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 |
| 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衬底 平面 led 集成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衬底平面LED集成芯片。
背景技术
正装芯片技术是传统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其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泛。目前绝大多数LED均为正装LED,LED裸芯片的衬底无论是砷化镓还是碳化硅,在衬底外都镀有一层金属层作为N型电极,同时也兼作散热之用,其正装在一个带有反射杯的支架上作为阴极,其上面的P型外延层再通过金属线焊接在阳极引线上,由于此种裸芯片的上面及衬底面各作为电极的一端,故习称为“单电极芯片”。除上述单电极LED裸芯片外(芯片正反面各有一个电极),近年来有的LED裸芯片的衬底为绝缘材料如氧化铝,所以正(P型)与负(N型)电极均需设置于裸芯片的表面,亦即所谓的“双电极芯片”。将多个LED裸芯片集成在一个线路板上称为集成芯片。无论是单电极还是双电极LED裸芯片均可应用在LED集成芯片上。由于常用的LED线路板均为铝基板,铝基板本身是导体,故在集成芯片的加工过程中极易短路,无法实现串联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便、散热效果好、可实现多种连接方式的硅衬底平面LED集成芯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个LED裸芯片和硅衬底,所述LED裸芯片包括衬底和N型外延层、P型外延层,所述硅衬底顶面于每个所述LED裸芯片处有两个分离的沉积金属层,若干个所述LED裸芯片正装焊接在各所述金属层上,所述硅衬底于每个所述LED裸芯片处有一个阱区,各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硅衬底的结合区分别还有一个掺杂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阱区内,各所述LED裸芯片对应的所述金属层之间设有阻挡层,所述金属层引出阳极接点和阴极接点。
所述衬底为砷化镓或碳化硅衬底,所述衬底直接焊接在所述金属层上、所述P型外延层通过金属线对应焊接在相邻的一个所述金属层上;或者,所述衬底为氧化铝衬底,所述衬底正装焊接或粘贴在所述金属层上,所述P型外延层、所述N型外延层分别通过金属线焊接在相邻的所述金属层上。
所述金属线为金线或铝线或铜线。
若干个所述LED裸芯片之间并联或串联或串并联组合连接。
所述硅衬底为N型或P型,所述阱区与所述硅衬底极性相反,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硅衬底极性相同,所述金属层为金属铝或铜或硅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个LED裸芯片和硅衬底,所述LED裸芯片包括衬底和N型外延层、P型外延层,所述硅衬底顶面于每个所述LED裸芯片处有两个分离的沉积金属层,若干个所述LED裸芯片倒装焊接在各所述金属层上,所述硅衬底于每个所述LED裸芯片处有一个阱区,各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硅衬底的结合区分别还有一个掺杂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阱区内,各所述LED裸芯片对应的所述金属层之间设有阻挡层,所述金属层引出阳极接点和阴极接点。
所述P型外延层、所述N型外延层分别通过焊球倒装焊接在所述金属层上。
所述焊球为金球栓或铜球栓或锡球。
若干个所述LED裸芯片之间并联或串联或串并联组合连接。
所述硅衬底为N型或P型,所述阱区与所述硅衬底极性相反,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硅衬底极性相同,所述金属层为金属铝或铜或硅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到集成电路的光刻、氧化蚀刻等技术,所以所述金属层的宽度比现有线路板上的金属层尺寸更小,其占用面积较小,可实现小芯片集成,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故本实用新型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磁制冷机工质轮
- 下一篇:一种屋面防漏、隔热涂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