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回流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002.X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回流 氨水 吸收 制冷机 冷凝器 | ||
1.一种重力回流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凝器,所述吸收器采用卧式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包括壳体(1)、传热管束(2);壳体(1)由筒体段(11)、左封头(12)和右封头(13)组成;筒体段(11)的左端设置第一法兰(111)和左管板(112),右端设置第二法兰(113)和右管板(114);左封头(12)由第一封头(121)和第三法兰(122)组成,右封头(13)由第二封头(131)、第四法兰(132)和分隔板(133)组成;上述筒体段(11)通过第一法兰(111)和第三法兰(122)与左封头(12)连接,筒体段(11)通过第二法兰(113)和第四法兰(132)与右封头(13)连接;右封头(13)上设置冷却水进口(134)和冷却水出口(135),筒体段(11)上设置支腿(115),壳体(1)的顶部设有氨气进口(116),壳体(1)的底部设有底部液囊(117),底部液囊(117)上设有氨液出口(1171);传热管束(2)分为上传热管束(21)、下传热管束(22),各传热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并焊接在左管板(112)和右管板(114)的管孔内;其特征在于上传热管束(21)与下传热管束(22)之间设置集液盘(3),壳体(1)上设置有侧面液囊(118),侧面液囊(118)与集液盘(3)连通,侧面液囊(118)底部设有回流氨液出口(11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0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