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力动力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0884.9 | 申请日: | 200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0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芳 |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祥生 |
| 地址: | 213200江苏省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动力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弹簧为动力的助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助力自行车都是电动助力自行车,简称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无需人们用脚力蹬踏就能快速行走,且充电较为方便,特别适合短距离内的(5公里内)代步,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得到了快速发展,它已成为中小城镇的主要出行交通工具,得到公众的认可,然而电动自行车的电瓶容易老化,使用寿命不长,一般不超过一年,且越到后期使用效果越差。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农村的劳力纷纷来到近邻城镇务工,由于来去的路途较远,一般在15公里,现有的电动自行车难以长期满足出行要求,一旦电瓶的电能耗尽,电动车就成了手推车,人们进退两难,同时,电动自动车必须每天充电,否则就不能行走。加之电池必须定时更换,不仅费用较高,而且也会污染环境。为了克服电动自行车的不足,人们已开始研究以弹簧为动力的助力自行车,在专利ZL03216859.4中公开了一种弹簧助力自行车,“在自行车的中轴上方设有发条轴,在发条轴上设有飞轮、弹力发条和棘轮,弹力发条固定在发条轴上,在发条轴的一端固定有飞轮,该飞轮通过链条与驱动链轮联接;在发条轴的另一端固定有棘轮,该棘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传动齿轮组由多对啮合联接的且每对为同轴设置的大小两齿轮构成,其中第一对与棘轮啮合联接的小齿轮为棘轮,最后一对齿轮的大齿轮通过链条与自行车后飞轮连接。”这种结构的弹力助力自行车的弹力驱动部件结构不合理,缺少单向输能,平稳释放能量的装置,且蜗簧所储备能量较少,传动链过长,助力行走的路程较短,没有实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力动力自行车,它是利用蜗簧既能储存能量又能释放能量的原理,通过对蜗簧预加能量和释放能量来驱动自行车行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的。
一种弹力动力自行车,包括中轴1、后轴2、车架3、蜗簧储能器4、变速机构5,在中轴1上装有链轮Z1和脚踏板7,在后轴2上装有飞轮Z10和后轮8,蜗簧储能器4和变速机构5均固定在车架3,所述蜗簧储能器4包括发条轴40、蜗壳41、蜗簧42和刺轮刺爪机构43,刺轮刺爪机构43设置在发条轴40与车架3之间,发条轴40通过轴承支承在车架3上,蜗壳4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在发条轴40上,蜗簧42设置在蜗壳41内,蜗簧42的外端与蜗壳41固定连接,蜗簧42的内端与发条轴40固定连接,齿轮Z6固定安装在发条轴40上,齿轮Z6为蜗簧42的能量预紧驱动齿轮,蜗壳41由端盖和壳体组成,两者间通过紧固件相连,在端盖的外圆上带有齿轮Z8;制动器6设置在所述蜗体的一端面上;变速机构5设置在蜗簧储能器4与后轴2之间,它包括离合轴51和过渡轴52,在离合轴51上装有左齿轮Z7、离合齿轮Z5和右齿轮Z4,在过渡轴52上装有飞轮Z2、过渡齿轮Z3和左链轮Z9,飞轮Z2通过链条T1与与中轴1上的链轮Z1相连,左链轮Z9通过链条T2与后轴2上的飞轮Z10相连。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簧42在自由状态下,其内端与外端的绕向相反;在蜗簧42的内端设有鱼钩形折弯,在蜗簧的外端设有弹力增强板44,弹力增强板44上有两侧耳45,两侧耳45距蜗簧连接端的距离小于弹力增强板44总长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芳,未经陈国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