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176.X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0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铮 |
主分类号: | B62M1/20 | 分类号: | B62M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转化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特别是一种能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如专利号为0021947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车架的重力支撑杆与车轴间分别装有重力驱动器,重力驱动器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弓形弹簧件,前端设有能与重力支撑杆连接的连接头,后端设有能安装于车轴的接口,车架的重力支撑杆与重力驱动器的连接头连接,车轴的外端分别固定在重力驱动器后端的接口中。该车在使用过程中使车的重心前移,将重力转化为动力,产生了一定的技术效果,其存在的缺陷在于:其重力转化为动力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其省力、增速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更为省力、增速效果更为显著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其特点是,在车的中部设有杠杆推进器;
所述的杠杆推进器包括推进杆和压簧结构,推进杆的前部固定在前管上,后部分立设有插板和上翘的鞍管,鞍管上设有车鞍;车架的立管中部设有插槽,所述的插板后部插入插槽并伸出插槽外,插板末端设有防脱落堵头;
所述的压簧结构两端分别连接在推进杆和车架的斜管上;压簧结构包括压簧杆,压簧杆上部套有压簧管,压簧杆和压簧管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挡圈和压簧圈,所述的压簧结构的两端部设有带连接孔的插头,推进杆和斜管上分别设有叉口,所述的插头插入叉口中并通过连接轴连接;
所述的斜管前部通过支点连接头连接在推进杆或前管上,或者连接在连杆上,所述的连杆为两端分别固定在前管和推进杆上的过渡支撑杆;当支点连接头连接在推进杆上时,在前管和推进杆上也设有固定在其上的连杆;所述的支点连接头由连接头、连接轴、轴承和插口构成,连接头插入插口中,并通过连接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其特点是,在车的中部设有杠杆推进器;
所述的杠杆推进器包括推进杆和压簧结构,推进杆的前部固定在前管上,后部设有插板,车架的立管中部设有插槽,所述的插板后部插入插槽并伸出插槽外,插板末端设有防脱落堵头;立管内设有鞍管,所述的鞍管底部活动插接在插板上,鞍管上设有车鞍;
所述的压簧结构两端分别连接在推进杆和车架的斜管上;压簧结构包括压簧杆,压簧杆上部套有压簧管,压簧杆和压簧管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挡圈和压簧圈,所述的压簧结构的两端部设有带连接孔的插头,推进杆和斜管上分别设有叉口,所述的插头插入叉口中并通过连接轴连接;
所述的斜管前部通过支点连接头连接在推进杆或前管上,或者连接在连杆上,所述的连杆为两端分别固定在前管和推进杆上的过渡支撑杆;当支点连接头连接在推进杆上时,在前管和推进杆上也设有固定在其上的连杆;所述的支点连接头由连接头、连接轴、轴承和插口构成,连接头插入插口中,并通过连接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推进杆和前管所成的角度为60°-90°。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的支点连接头与连接杆所成的角度为70°-90°。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的前管的斜度为110°-130°。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的推进杆与鞍管所成的夹角为110°-130°。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的斜管为由前管部和后管部构成的弯管,且前管部与后管部之间所成的夹角为125°-140°。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 所述的压簧结构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铮,未经张洪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水果牙胶
- 下一篇:具有可调式安全阀的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