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极板分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5539.6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4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16 | 分类号: | B07C5/16;B07C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9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极板 分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能实现电池极板以重量等级分类的电池极板分拣机。
背景技术
为了使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性能基本一致,在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将电池的极板按重量等级分成若干档,并剔除超重和过轻的不合格极板。这样在装配蓄电池时,就可以按极板的重量分组搭配,合理使用。
现有分拣蓄电池极板的分拣方法有手工分拣和自动分拣两种。手工分拣工人的劳动强度很高,且在疲劳时很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导致分拣可靠性不高;电池板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容易对工人造成身体伤害。自动分拣方法已有“极片称重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520068447.9);“自动称片机中极板的分类收集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41004.5)公开(两个专利涉及的是同一套自动分拣装置)。该专利涉及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在机架上设置有电子计重器,在机架上侧的横梁上设置有由横向移动气缸推动的滑块,滑快上安装一个纵向移动汽缸并在其活塞杆的顶部安装有真空吸盘。分选工作顺序是:首先将若干待称重的极板放置在机架上的指定区域,机架上侧横梁上设置的横向移动气缸驱动滑块从而带动纵向升降气缸到达待称重极板堆放区的上方,升降气缸下移,使安装在气缸活塞杆顶端的真空吸盘与极板接触并吸住极板,升降气缸上移,横向气缸带动移动到称重器上方,升降气缸下移至称重器平台上,真空吸盘把极板放下,称重器称出极板重量,真空吸盘再次吸住极板,升降气缸上移,控制系统根据称重结果控制横向移动气缸将该极板送到与其重量相对应的搜集区的皮带输送装置上,由间歇运动的皮带把极板送入接料筐。由此原理可以看出,虽然整个分拣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但在一片极板的分拣过程中,两个气缸要执行9个动作,真空吸盘要完成3次吸合。由于每个机械动作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很大限制。目前,网络上也有蓄电池极板自动分拣的类似方法,但这些已有的蓄电池极板分拣工艺和装置最大的缺点是动作节拍太慢,分选效率不高,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在生产中得以有效推广应用。造成现技术工作节拍慢的原因是:(1)各工步动作幅度大,距离长,动作机构的运动时间长;(2)动作机构要完成一连串的动作才能完成一个分选工作,动作机构变成了分选机构中最忙碌的中心,而分选机构的真正的核心——称重传感器确会因为未能得到及时供应待称重的工件而处于较长时间段的闲置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极板的称重和分类工序同时并行进行,从而显著提高称重分拣工作的效率和分拣可靠性的电池极板分拣机。
本实用新型电池极板分拣机设计思路及原理:蓄电池的极板一般是一定见方的薄板,它们在前面的工序已被制造成型,由于各种制造误差客观存在,每个极板的重量会有一定的差别。需要把这些重量有差别的极板按要求分成几个等级。首先极板被排列整齐放入送料机构(另有专利涉及),送料机构按分拣节拍的要求一片一片把极板送入分拣机构等候称重分拣。称重分拣工作按照下列工作流程进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将上料工位、极板称重工位、电池极板等级工位(如一级~五级)和超重或超轻的废品工位依次设置成沿圆周等分位置的称重分拣圆,分拣步骤为:
1、将待称重分拣的电池极板送入上料工位;
2、将极片依次旋转一个工位,极板进入称重工位,称重,根据极板重量判断极板的等级,给极板等级工位或废品工位发送分拣信号,待相应极片进入该工位时分拣;同时,将第二片待称重分拣的电池极板送入上料工位;
3、将位于称重分拣圆各工位的极板依次旋转一个工位;对进入称重工位的极板称重,根据极板重量判断极板的等级,给相应极板等级工位或废品工位发送分拣信号,待相应极板进入该工位时分拣;各等级工位或废品工位对进入自己工位的极板根据称重工位发来的分拣信号判断是否分拣;同时,将新的一片待称重分拣的电池极板送入上料工位;
4、重复步骤3,直至全部电池极板称重分拣完毕。
此时,所有电池极板经称重后,要么按等级标准被分拣到各自等级区,要么进入废品区,全部待称重分拣的电池极板分拣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湿器
- 下一篇:一种竖直埋设的U形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