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部夹持机械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965.2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毓军;白惠杰;杜喜代;张怀德;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3/00 | 分类号: | B25J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鲜 林 |
地址: | 731300甘肃省天水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 夹持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的外圆夹持、移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外部夹持机械手。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外圆夹持的机械手由动力油缸或气缸、夹臂、夹具、回转机构组成,油缸或气缸水平方向提供动力,夹臂水平动作,由夹具夹紧工件,这种机构结构复杂、夹持力小,只能完成小规格工件的夹紧,由于与动力机构通常为刚性联接,对机械手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同时不能对机械手及加工主机起到保护作用,对工件的夹持部位有固定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力大、结构紧凑、操作灵活的大规格工件夹持移动的外部夹持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外部夹持机械手,由底座、动力油缸、导向机构、手臂、夹具组成,所述动力油缸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端与动力机构的联接板连接,底座上左右对称装有前后导槽,前后导槽的上端连接在联结板的下端,联接板四角固定四个耳板,耳板上安装四组滚轮,滚轮与导槽相配合;在底座下端固定有导向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面板,面板两侧设有导轨,面板上设一垂直导向槽和一水平导向槽;面板上端与油缸连接一压杆,压杆两端连接有滑板,滑板装在导轨中,每个滑板上联接有一组两个连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的空间框架,每组连杆连接一手臂,手臂下端固定有夹具,滑板与连杆、连杆与手臂的联接处分别设有导向滚轮,导向滚轮分别安装在面板的垂直导向槽和水平导向槽中。
所述联接板的两端装有固定柱,在底座与联接板之间装有拉簧,使底座靠在固定柱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外部夹持机械手夹持力大、结构紧凑、操作灵活、能完成大规格工件的夹持工作。
2、底座与动力机构的悬浮联接可保证工件送料到位、底座复位,并对机械手装置和加工主机起到保护作用。
3、对工件夹持部位没有限定,可夹持到工件的任意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动力油缸、导向机构、手臂、夹具组成。参阅图1、图2,动力油缸6固定在底座5上,提供夹臂上下运动的动力,油缸缸径Φ63,最大压力14Mpa。底座5上端连接动力机构的联接板1,底座5上左右对称安装有前后导槽3,前后导槽3上端连接在联结板1的下端,通过联接板1四角固定四个耳板2,耳板2上安装四组滚轮4,滚轮4与前后导槽3相配合,将机械手悬浮固定,实现机械手前后移动。导向机构固定在底座5下端,由前后对称的两个面板7与左右对称布置的导轨8组成封闭的导向机构。面板7上端与油罐6连接一压杆9,压杆9两端与滑板10上端连接,滑板10装在导轨8中,与导轨8相对滑动,压杆9将油缸6和左右对称的两个滑板10联接起来。油缸6上下运动,推动滑板10沿导轨8上下运行。参阅图1、图4,滑板10上联接有两组四个连杆12,组成两个平行四边形的空间框架,每组连杆12连接一手臂11,手臂11下端固定有夹具14。手臂11左右对称布置,通过连杆12将手臂11与滑板10联接在一起,滑板10与连杆12、连杆12与手臂11的联接处分别设有导向滚轮13,面板7上与上述联接转动部位相对应处加工有垂直导向槽18和水平导向槽19,导向滚轮13分别安装在垂直导向槽18和水平导向槽19中。导向滚轮13沿垂直导向槽18、水平导向槽19滑动,平行四边形随滑板上下移动的位置改变形状,使两个手臂11在面板的水平导向槽19中相向或相背运行,使固定在手臂11上的夹具14的开口变化,对工件进行夹紧或松开。夹具开口大小根据导向系统的大小确定。更换不同的夹具14可实现不同工件的夹持。
参阅图3,在联接板1上装有固定柱15,在底座5的筋板上装有数组拉簧16使滚底座固定,底座5前后移动送料到位后,由拉簧16使底座5复位,同时对机械手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