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罐车保温壳封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615.6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朱英波;郑继承;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 |
主分类号: | B61D5/00 | 分类号: | B61D5/00;B61D1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平 |
地址: | 710086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罐车 保温 壳封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罐车保温壳的封头,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罐车的低重量保温壳封头。
背景技术
在保温铁路罐车的保温材料外需设置保温壳,保温壳端部设有保温壳封头。目前,铁路罐车保温壳的封头都是用钢材冲压成型的一个整体件。由于铁路罐车的保温壳直径较大,一般为2200mm~3200mm,采用整体冲压成型,受冲压工艺的限制,所成型的保温壳封头的壁较厚。根据直径不同,保温壳封头壁厚一般可至4~6mm,不仅重量重,浪费钢材,而且降低了车辆载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铁路罐车保温壳封头,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由于保温壳封头壁厚而导致浪费原材料以及重量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铁路罐车保温壳封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锥台状筒1,所述锥台状筒1的一端与端板2连接为一体,所述锥台状筒1的另一端为筒体连接端3;所述的锥台状筒1由锥面板101拼接构成;所述锥面板101的拼接是相邻两块锥面板101的侧沿搭接固连为一体。
上述锥台状筒1可采用2个、3个或多个锥面板101拼接构成。
上述相邻锥面板101的搭接固连是搭接之后再铆接、螺栓连接、螺钉连接或焊接为一体。
上述锥台状筒1与端板2的连接是搭接之后再铆接、螺栓连接、螺钉连接或焊接为一体。
上述相邻两块锥面板101的侧沿搭接固连是在锥面板101的一侧沿处设置搭接凹台102,该锥面板101的另一侧沿处为搭接沿103,相邻的两块锥面板101通过搭接凹台102与搭接沿103搭接固连为一体。
上述相邻两块锥面板101通过搭接凹台102与搭接沿103搭接固连为一体,其搭接处构成锥台状筒1的加强筋4。
上述加强筋4的外表面以与锥台状筒1的外表面相平齐为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端板与锥台状筒之间、锥面板与锥面板之间的搭接连接,可以允许加工误差,加工精度要求低,实现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拼接结构使得产品整体可以采用较薄的钢板实现,不仅降低了自重,也节约了钢材。
3.加强筋构成薄壁保温壳封头的承载龙骨,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高。
4.原材料用量以及生产设备少,工艺简单,因此生产成本低。
5.尤其适合于制作大直径、薄壁的铁路罐车的保温壳封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锥面板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锥台状筒,101-锥面板,102-搭接凹台,103-搭接沿;2-端板,3-筒体连接端,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由多个分板拼接而成的拼接式结构。锥台状筒1的一端与端板2搭接之后再铆接、螺栓连接、螺钉连接或焊接为一体。锥台状筒1的另一端为筒体连接端3,锥台状筒1可由2块、3块或多块锥面板101拼接构成。
参见图2,锥面板101的拼接是相邻两块锥面板101的侧沿搭接之后再铆接、螺栓连接、螺钉连接或焊接为一体。相邻两块锥面板101的侧沿搭接固连具体可在锥面板101的一侧沿处设置搭接凹台102,锥面板101的另一侧沿处为搭接沿103,相邻的两块锥面板101通过搭接凹台102与搭接沿103搭接固连为一体,其搭接处构成锥台状筒1的加强筋4。加强筋4的外表面以与锥台状筒1的外表面相平齐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未经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