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油门踏板阻滞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051.6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7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久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久红 |
主分类号: | B60W10/04 | 分类号: | B60W10/04;B60W10/18;B60W30/08;B60K2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45100甘肃省庆城县***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油门 踏板 阻滞 机构 | ||
1.一种汽车油门踏板阻滞机构,包括油门踏板(S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油门踏板(S2)连接并用于油门踏板(S2)被猛踏后能瞬时锁定该油门踏板的机械阻滞器,以及在油门踏板被猛踏时用于关闭汽车油路的跟踪伺服电路,所述跟踪伺服电路与机械阻滞器和汽车油路连接,所述跟踪伺服电路还连接有用于对油门踏板运动状态进行跟踪同时带动汽车刹车踏板刹车的自动刹车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油门踏板阻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阻滞器为在油门踏板(S2)的一侧固定延伸设有限位导板(S9),限位导板(S9)上穿设有用于对锁定板(S5)起阻尼作用的阻尼器(S1)的导杆(S14),导杆(S14)设有活塞的一端为活塞端,套设有弹簧(S3)的一端为弹簧端,导杆(S14)弹簧端的端部枢接在锁定板(S5)上,弹簧(S3)的一端卡接在限位导板(S9)上的弹簧固定件(S11)上,弹簧(S3)的另一端套接在导杆(S14)弹簧端与锁定板(S5)的枢接轴上,锁定板(S5)成扇形,锁定板(S5)扇形夹角端与一竖直固定在油门踏板(S2)下面的车厢底板上的竖直板枢接,锁定板(S5)的弧形端沿弧凸设有一定间隔的2个或2个以上阻滞片(S7),油门踏板(S2)的下表面向下固设有用于在油门踏板(S2)的移动速度超过设定值时与阻滞片(S7)进行卡固锁定的挡板(S6),挡板(S6)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在锁定板(S5)与挡板(S6)卡固后被触动闭合的踏板开关K2-1、K2-2;上端具有阻滞片(S7)的锁定板(S5)用销钉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底部设有通气孔的缸体和带导杆(S14)的活塞组成的阻尼器(S1),安装在油门踏板上方的车体上,一端带有固定孔的活塞导杆(S14)穿过安装在汽车油门踏板一侧的限位导板(S9)上可沿开口上下滑动的下端固定弹簧(S3)的弹簧固定件(S11),用销钉(S4)将导杆(S14)固定在锁定板(S5)上,弹簧(S3)的另一端固定在销钉(S4)上,内部带有踏板开关K2-1、K2-2的挡板(S6)以一定的角度安装在汽车油门踏板(S2)的下表面适当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油门踏板阻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伺服电路包括用于关闭汽车油路的可控释放自锁电磁阀的次线圈L2和用于启动所述自动刹车系统的电磁铁CT2;所述踏板开关K2-1闭合,可控释放自锁电磁阀CF1的次线圈L2通电,汽车油路关闭;所述踏板开关K2-2闭合,电磁铁CT2通电,所述自动刹车系统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油门踏板阻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刹车系统包括刹车踏板(T1),能够上下移动的带窗口的钢板(T2)用销钉(T3)固定在刹车踏板(T1)的支撑杆上,通过销钉(T3)活性连接在钢板(T2)上的衔铁(T4)贯穿刹车线圈(T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油门踏板阻滞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感应油门踏板(S2)快速移动的电子跟踪电路,所述电子跟踪电路由脉冲产生器,用于对脉冲产生器产生的脉冲进行整形并变成标准的数字脉冲信号输出的脉冲整形电路,用于对输入脉冲进行计数的计数器,用于产生稳定且脉冲宽度可调的取样脉冲产生电路,用于在取样脉冲的时间范围内对计数器的最高位进行取样并输出给执行电路的取样输出电路和用于对取样输出电路的控制信号进行实施的执行电路六个部分组成;所述脉冲产生器是安装在限位导板(S9)下边缘处的滑动触头(S12)和下端固定在油门踏板附近的覆铜板(S13)组成,覆铜板(S13)的表面制作成具有公共端的等间距的铜箔序列,所述公共端与电源的正极相接,滑动触头(S12)与覆铜板(S13)紧密相接;所述脉冲整形电路由电容器C4、C5以及非门a1、a2组成;所述计数器是由集成电路CD4017、二极管D6、D7和非门a3组成;所述取样脉冲产生电路由555集成时基电路、电阻R9、R10、可变电阻RP10、二极管D8、D9和电容器C6、C7组成;取样输出电路是由双输入端与门b1、b2、b3和电阻R11、R12组成;执行电路由固体继电器N1、单向可控硅Q4、可控释放自锁电磁阀CF1的次线圈L2和电磁铁CT2的线圈L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久红,未经朱久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0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