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前驱动桥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6261.6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捷林达通用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丛维东 |
地址: | 2655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拉机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拖拉机前驱动桥。
背景技术
拖拉机前驱动桥是四驱型拖拉机的主要传动部件,在拖拉机的结构设计中,前驱桥不仅用来支撑机体、转向、行走等功能,为了提高拖拉机在泥泞、湿滑条件下的通过性,需要有前轮驱动的功能,其动力来源于拖拉机变速箱底部的分动箱,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送给前驱动桥的输入花键轴。由此花键轴输入动力后,经前桥内三级圆锥齿轮减速(第一级为大小螺旋锥齿轮,第二级、第三级均为大小直齿锥齿轮),将动力输出至两侧前驱动(盘)轮上,从而带动前轮的前进或后退,四驱型中小马力拖拉机的前驱动桥,目前市场上常见较多的结构形式是一种“大肚”型,这种类型的前驱桥一般情况下其转向液压缸需要侧置安装,同时必须配有一个转向横拉杆。虽然此结构种类型的前桥使用较多,但这种前驱桥横拉杆的存在和主减速箱壳体体积较大(“大肚”的下部)对农作物损害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即有效通过的地隙较小。随着农业技术发展要求和不断进步,尽可能的减少拖拉机田间作业时对农作物的损害是拖拉机产品设计的一项要求。因此增大地隙,提高前桥的通过性是此项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离地间隙高、通过性好、结构简单、体积小、维修方便的拖拉机前驱动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拖拉机前驱动桥,是由主减速箱、差速器、转向液压缸、半轴壳体、减速箱、末端盖、驱动盘和连接盖组成,其特点是主减速箱的壳体内安装有差速器和第一级螺旋锥齿轮副,主减速箱的壳体两侧各安装有一半轴壳体,半轴壳体内设有与差速器连接的半轴和套管,半轴的另一端与二级减速主齿轮相连,二级减速主齿轮与二级减速从齿轮啮合,每个半轴壳体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盖铰接末端减速箱,末端减速箱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三级减速主齿轮和三级减速从齿轮,在二级减速从齿轮和三级减速主齿轮之间设有花键轴,末端减速箱盖上设有驱动盘的密封圈,转向液压缸安装在主减速箱的壳体前部空腔内,转向液压缸的两端通过推杆与末端减速箱上的耳座铰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转向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和活塞杆外设有护板。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差速器的输入齿轮轴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深沟轴承支撑。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二级减速从齿轮安装在二级减速主齿轮水平轴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在中央主减速箱壳体上的中置转向液压缸取代传统侧置安装的液压缸,转向液压缸活塞杆两端带有铰接球头推杆,推杆另一端与末端减速箱上的耳座相铰接,当活塞杆移动时,推动与之相连的铰接头推杆,同时拉动另一侧,从而推动末端减速箱转动,取代转向横拉杆实现前轮的转向;在转向液压缸的活塞杆外设有护板,可以很好的保护活塞杆,避免活塞杆碰伤损坏;主减速箱的输入齿轮轴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深沟轴承用以支撑差速器,使得主减速箱尺寸尽可能缩小;二级减速从齿轮安装在二级减速主齿轮水平轴线的下方,结构合理,缩小了体积;末端减速箱盖与驱动盘间设有密封圈,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沙土进入损坏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减速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级减速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末端减速箱盖、驱动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捷林达通用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捷林达通用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炉煤气干法布袋净化回收装置
- 下一篇:勾夹握式乒乓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