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21167.1 | 申请日: | 200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8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谢镕安;程绍良;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中上汽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9/00 | 分类号: | B60L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500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电容 牵引 电车 | ||
1.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包括车体,特征在于采用超大容量牵引型电容器(1)与翻转双触头受电装置(2)相连接组成电车受电储能回路,电容器(1)通过主控回路电子换向器(10)、电车驱动控制装置(6)、电车拖动动力控制装置(8)与电车拖动动力(9)相连接组成电车电气拖动主回路,电车拖动动力(9)由磁电式交流/直流机电一体化加速器踏板装置(4)、磁电式交流/直流机电一体化电制动及气制动双制动踏板装置(3)控制连接组成电车电气控制回路,电容器(1)通过电车低压控制电源及操作电源的蓄电池浮充电系统(20)与超大容量牵引型电容器仓的温度控制系统(14)、电车用超大容量牵引型电容器的电气性能均衡管理系统(15)、组合式电子监测综合功能仪表及文本器(16)、电子屏与灯光及音响构成的预警报系统(17)、电子监视系统(18)、电子监视电车通道及电车后视系统(19)、电子式可编程测速装置(21)相连接组成电车辅助电气控制回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电车拖动动力控制装置(8)为大功率IGBT电子直流斩波调速系统,或者为大功率电子三相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电车拖动动力(9)由电动机、传动轴、驱动后桥连接组成,电动机为牵引型直流串激电动机,或者为牵引型三相交流变频电动机。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超大容量牵引型电容器(1)为由单只容量为5万法拉至15万法拉的300只至880只单体电容器组成的电容器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翻转双触头受电装置(2)采用双滑筒卧式双极受电装置,双滑筒卧式双极受电装置,包括置于电车车顶部的底座支架,底座支架上活动固定连接有滑动套筒和二级气缸,滑动套筒由外套筒与内套筒构成,二级气缸连接带动滑动套筒上下运动,滑动套筒也与一级气缸活动连接,由一级气缸活动连接支撑滑动套筒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滑动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带双极受电触头的受电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翻转双触头受电装置(2)受电器的双极受电触头纵向定位距离范围8~15m、横向定位的距离范围≤0.7m,伸展高度为1.0m-2.8m,受电控行程时间不大于5秒,寻找定位时间不大于2秒。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双制动踏板装置(3)通过气泵(26)、高压储气罐(28)、低压储气罐(29)以及手刹制动器(34)相连接构成气路制动系统,电车辅助动力采用DC/AC三相交流宽电压定频恒压式电源装置(5)。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磁电式交流/直流机电一体化电制动及气制动双制动踏板装置(3)还与电车制动时再生能量回馈吸收装置(11)相连接,再生能量回馈吸收装置(11)与电车拖动动力(9)相连接,再生能量回馈吸收装置11连接传送至电容器(1)。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蓄电池浮充电系统(20)还通过车载受电遥控装置(7)与翻转双触头受电装置(2)相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容牵引型电车,其特征在于,电车车体的低地板底盘(12)上面安装电车空调压缩机及超大容量牵引型电容器仓的温度控制系统(14)、货架结构推拉式多层超大容量牵引型电容器仓(13);由液压泵(25)、可调方向机(22)组成电车转向系统,由电动机、传动轴(24)、差速器(23)组成电车机械牵引拖动系统,由气泵(26)与高压储气罐(28)、低压储气罐(29)连接组成电车辅助动力气动系统,由操作台(27)、低压电器开关(35)、高压电器开关(36)、手刹制动器(34)、双制动踏板装置(3)、加速器踏板装置(4)连接组成电车电气控制操作回路,操作台(27)、车载受电遥控装置(7)、组合式电子监测综合功能仪表及文本器(16)、预警报系统(17)、电子监视系统(18)相连接组成电车监控操作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中上汽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中上汽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1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手板
- 下一篇:钻井液分析化验仪器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