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车用差速电机驱动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20523.8 | 申请日: | 2007-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1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镕安;王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18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车 用差速 电机 驱动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车用差速电机后桥驱动系统,属于电车底盘驱动装置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电动公交车和电动轿车使用的差速电机驱动系统多为:单轮传动、传动轴传动、后桥转动,其结构复杂,特别是在行驶中存在着阻力多,噪音大,耗电量较大,成本高,维修复杂等不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电机和后桥实现一体化,使电车底盘在传动中阻力减少,可以提高电车车速、降低噪音,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电车用差速电机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
电车用差速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差速电机和电车后桥为一体,由电机两端的电机侧盖9与后桥半轴8密封连接,由电机转子2、行星齿轮4、后桥半轴齿轮6、后桥半轴8依序连接输出动力至车轮;
所述电机的壳体12内依序套接设有电机定子1、电机转子2、套接行星齿轮轴3的行星齿轮4,行星齿轮4和后桥半轴齿轮6齿合连接;
所述电机侧盖9与后桥半轴8密封连接,是由电机两端的电机侧盖9和电机壳体12连接,电机侧盖9内套接后桥半轴8,电机侧盖9与后桥半轴8之间套设有后桥半轴套管14;
所述电机侧盖9连接有刹车盘11,后桥半轴8外部的后桥半轴套管14外端设有油封13与刹车盘11、后桥半轴套管14封闭连接;
所述后桥半轴8的内端插入电机转子2内与后桥半轴齿轮6连接,后桥半轴8的内端外部套接有电机轴17,电机轴17外套接电机轴承7,电机轴17与后桥半轴套管14内端的连接处由后桥半轴油封10封闭连接,后桥半轴油封10用于挡住电机转子内齿轮油外漏;
采用直流差速电机,可由电机转子2连接电刷5,也可用无电刷永磁电机;还可以采用交流差速电机;
所述电机壳体12内的电机定子1、电机转子2外还设有散热用的风扇16,电机转子2上接缝处设有油封15。
本实用新型的电车用差速电机驱动系统,可以由电机的差速转子转动带动后桥半轴8转动,并由后桥半轴8带动两端的车轮行驶,其结构简单无噪音,实现了电车的电机和后桥底盘一体化的目的,使电动公交车的底盘在传动中减少了阻力,又可以提高现有电动公交车车速、降低噪音,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刷的差速电机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电刷永磁差速电机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采用交流差速电机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行星齿轮轴,4、行星齿轮,5、电刷,6、后桥半轴齿轮,7、电机轴承,8、后桥半轴,9、电机侧盖,10、后桥半轴油封,11、刹车盘,12、电机壳体,13、轴头油封,14、后桥半轴套管,15、油封,16、风扇,17、电机轴,18、电机永磁转子,19、交流电机转子。
五、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参考图1所示,电车用差速电机驱动系统,差速电机和电车后桥为一体,由电机两端的电机侧盖9与后桥半轴8密封连接,由电机转子2、行星齿轮4、后桥半轴齿轮6、后桥半轴8依序连接输出动力至车轮,电机的壳体12内依序套接设有电机定子1、电机转子2、套接行星齿轮轴3的行星齿轮4,行星齿轮4和后桥半轴齿轮6连接,电刷5和电机转子2连接;电机两端的电机侧盖9和电机壳体12连接,电机侧盖9内套接后桥半轴8,电机侧盖9与后桥半轴8之间套设有后桥半轴套管14;电机侧盖9连接有刹车盘11,后桥半轴8外部的后桥半轴套管14外端设有油封13与刹车盘11、后桥半轴套管14封闭连接;后桥半轴8的内端插入电机转子2内与后桥半轴齿轮6连接,后桥半轴8的内端外部套接有电机轴17,电机轴17外套接电机轴承7,电机轴17与后桥半轴套管14内端的连接处由后桥半轴油封10封闭连接,后桥半轴油封10用于挡住电机转子内齿轮油外漏;电机壳体12内的电机定子1、电机转子2外设有散热用的风扇16,电机转子2上设有油封15。
实施例2,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差速电机为无电刷永磁直流电机。
实施例3,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差速电机为交流差速电机。
以上实施例的电车用差速电机驱动系统,可以由电机的差速转子转动带动后桥半轴8转动,并由后桥半轴8带动两端的车轮行驶,其结构简单无噪音,实现了电车的差速电机和后桥底盘一体化目的,使电动公交车的底盘在传动中减少了阻力,又可以提高现有电动公交车车速、降低噪音,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0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刀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半拦截式高速微粒的速度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