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四驱动电动轿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7240.8 | 申请日: | 2007-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6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振方 |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2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四 驱动 电动 轿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轿车,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利用蓄电池作为轿车动力的能源,驱动由四台永磁直流轮毂电动机组成的四个车轮,同时运转的电动轿车。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轿车、面的,其动力主要为汽油机、柴油机,由于汽油机、柴油机的结构复杂,维修费用高,汽油与柴油在社会上日复一日的紧缺,造成能源紧张,探讨一种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轿车,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能经久耐用的电动轿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四台永磁直流轮毂电动机(5),外周配装轮胎(7)组成四个车轮,承托着带有弹簧减震器的、用钢板冲压成型的、整体式轿车底盘(9),铝合金制成的轻体车身(1),转向盘、仪表盘、座椅(8)、蓄电池(11)、控制器、充电器构成。
所述车轮,两个车前轮分别安装在轿车底盘(9)前方的左右两个减震器上,两台电动机(5)的定子,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个减震器的轴上,该轴带有中心孔,从孔中接出电动机(5)的电源引出线,轮毂为转子,利用轴承支撑在轴上,轮毂的外周设有深槽辐板式车轮,俗称轮辋(6),轮辋(6)外周配装轮胎(7)构成左右两个车前轮。
所述车轮,两个车后轮组成的轿车后桥,是由两台与前轮系数相同的永磁直流轮毂电动机(5),设计在一根带有中心孔的轴的两端构成,两台永磁直流轮毂电动机(5)的定子,固定在轿车后轴的两端,通过车轴的中心孔,接出电动机(5)的电源引出线,轿车后轴通过弹簧减震器,按装在轿车底盘(9)的后端,两台永磁直流轮毂电动机(5)的转子轮毂,利用轴承支撑在轴上,轮毂的外周设有深槽辐板式车轮,俗称轮辋(6),轮辋(6)外周配装轮胎(7)构成两个车轮组成的轿车后桥。
所述轿车底盘,俗称轿车底板,因该轿车是无车架设计,该底盘先用钢板冲压成型,钢板的底面用U型槽钢焊上纵梁(12)和横梁(10),使其达到一定强度,直接代替车架,在轿车底盘(9)的上面,四个车轮的正上方、焊有用钢板冲压成型的挡泥板(4),挡泥板(4)的内侧设有用钢板冲压成型的减震器滑槽(13),因该轿车底盘(9)是整个轿车的承载体,为取得强度、钢度、韧性等方面的最佳效果,该底盘(9)在焊接成型后,又经高温正火热处理,使其提高承重和抗颠簸能力。
所述轿车车身(1)、是用轻质铝合金板材制作成型的轿车外壳,向里的一面焊有加强筋(2)、以提高外壳和整个车身的强度,轿车车身外壳的里层,喷塑轻质塑料泡沫隔音隔热层(3),为了减轻轿车的重量,驾乘室内所有饰件,包括座椅框架,全用铝合金型材和轻质塑料型材制作,减轻车身重量,是增加电动轿车续行里程的一个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该电动轿车以蓄电池作能源,行驶在城市道路上,没有废气排出,对环境没有污染。
2、该电动轿车的四个车轮,是由四台永磁直流轮毂电动机,外周配装轮胎后直接负重,机械传动机构少,噪音小,维修费用少,操作使用简单。
3、该电动轿车除轿车底盘是用钢板制造,其它部位全用轻体材料制作,整车重量轻,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用户开支,增加电动轿车的续行里程,是主要目的,效果非常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蓄电四驱动电动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动轿车底盘的仰视图;
图3是电动轿车底盘的左视图;
图中:轿车车身1、加强筋2、轻质塑料泡沫隔音隔热层3、挡泥板4、电机5、轮辋6、轮胎7、座椅8、轿车底盘9、横梁10、蓄电池11、纵梁12、减震器滑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蓄电四驱动电动轿车,是由四台永磁直流轮毂电动机5,组成四个车轮,承托着带有弹簧减震器的、用钢板冲压成型的、整体式轿车底盘9,铝合金制成的轻体车身1,转向盘、仪表盘、座椅8、蓄电池11、控制器、充电器构成。
所述车轮,两个车前轮分别安装在轿车底盘9,前方的左右两个减震器上,两台电动机5的定子,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个减震器的轴上,该轴带有中心孔,从孔中接出电动机5的电源引出线,轮毂为转子,利用轴承支撑在轴上,轮毂的外周设有深槽辐板式车轮,俗称轮辋6,轮辋6外周配装轮胎7,构成左右两个车前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振方,未经苏振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72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
 - 下一篇:音频再现装置和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