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发动机水冷却用小循环调节调温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7064.8 | 申请日: | 200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万庆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发动机 水冷 小循环 调节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内燃发动机,更具体的为内燃发动机水冷却小循环调节调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内燃发动机水冷却小循环回路控制调温器是由阀体、阀门、主弹簧、阀座、支架、副阀门、副轴和副弹簧组合而成。正常状态时、小循环回路畅通,当发动机温度升高时,阀体推杆开始运动并带动阀门打开、副阀门靠近小循环回路口,使发动机大循环回路冷却水流动至散热器,发动机开始散热,此时小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水流量减少。当发动机温度继续升高时,阀门也随着不断的打开,流经散热器(大循环)冷却水的流量也不断的加大,流经小循环回路的冷却水也不断减少,发动机的散热程度也不断加强,从而使发动机的温度上升缓慢,当阀门打开到一定状态时,副阀门完全关闭小循环回路,冷却水全部流经散热器(大循环)。当阀门打开到全开状态时,冷却水的流量最大,发动机的散热效果最强,此时的发动机温度开始下降。随着发动机温度的下降,阀体推杆在主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回落,阀门开始关闭,副阀门开始打开,小循环冷却水的流量开始增大,大循环冷却水的流量也随着减少,发动机温度下降速度变慢,当发动机温度继续降低时,阀体推杆继续回落,副阀门完全打开,阀门继续关闭直至完全关闭,此时发动机主要的冷却水在大循环中不再流动,只在小循环中流动,发动机降温保持在较低状态。这样,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在调温器的作用下发动机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使发动机处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工作,从而起到保护发动机、降低能耗和排放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小循环结构的调温器其主要组成构件——副轴都是由铜棒加工而成。
铜棒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需要阀体具有铆接结构,这种结构对阀体要求复杂,而且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阀体结构体积有限,加工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小循环结构的调温器加工困难,制造成本较高现象,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性能优良的内燃发动机水冷却用小循环调节调温器。
本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燃发动机水冷却用小循环调节调温器,由阀体、阀门、主弹簧、阀座、支架、副阀门、副轴和副弹簧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副轴为尾筒结构,该尾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部筒径较小,上部筒径大于中部筒径,且上筒套接在阀体的外壳上,套接处有锁紧结构,下部为扩口。副阀门和副弹簧依次活动嵌套在扩口的上面、尾筒的中部。扩口起到阻挡副阀门和副弹簧的作用。
上述紧缩结构的具体方式可为:尾筒上部筒的内壁上设有凸台,这些凸台与阀体外壳上面的凹槽相配合。通过设计锁紧结构解决了(超)薄板拉伸的筒状部件装配不牢固问题。
尾筒的加工,原材料采用比铜棒结构致密,性能更好的铜板,铜板经过多次冲压拉伸后,再经机加工成为尾筒。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铜板拉伸成型的尾筒有效解决了小循环结构调温器对阀体结构要求留有铆接结构的困难。
2、通过阀体上的锁紧结构处理,使尾筒的装配强度完全可以替代副轴的装配强度。使小循环结构调温器工作更可靠。
3、另一方面,该调温器新型小循环结构尾筒由于采用的是铜板拉伸而成,使小循环结构调温器制造工艺大大简化。
4、调温器节省了挡圈结构部件等,大大降低了小循环结构调温器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目前带副轴结构小循环调温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座,2.阀门,3.主弹簧,4.阀体,5.支架,6.副弹簧,7.尾筒,8.副阀门,9.副轴,10.副阀门,11.缩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内燃发动机水冷却用小循环调节调温器,由阀体(4)、阀门(2)、主弹簧(3)、阀座(1)、支架(5)、副阀门(8)、副轴(9)和副弹簧(6)组合而成,现有技术中的副轴(9)由尾筒(7)结构代替,该尾筒(7)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部筒径较小,上部筒径大于中部筒径,且上筒套接在阀体(4)的外壳上,套接处有锁紧结构(11),尾筒(7)的下部为扩口。副阀门(10)和副弹簧(6)依次活动嵌套在扩口的上面、尾筒的中部。扩口起到阻挡副阀门(10)的作用。上述的紧缩机构是:尾筒(7)的上部有凸台,与阀体(4)上面的凹槽相对应,装配时,尾筒(7)通过过盈装配、锁紧装配,牢固的装配在阀体(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7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可控桥臂式扁平封装功率模块
- 下一篇:一种移位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