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6420.4 | 申请日: | 200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祥;胡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祥 |
主分类号: | G01M1/38 | 分类号: | G01M1/38 |
代理公司: | 辽阳新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晓东 |
地址: | 1110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整体 动平衡 | ||
1、一种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机,它包括有机架(1)、锥形机座(2)、磁性感应测速传感器(3)、数字显示屏(6)、仪表显示控制系统(7)、涡壳排气管(8)、压气机壳出气口(11)、橡胶软管(12)、进气口(13)、工艺涡壳(42)、压气机壳进气口(5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设在机架(1)的中间支撑板(47)上的进气双纽流量计总成(4),在中间支撑板(47)下方的与锥形机座(2)内高速喷嘴(33)L型管尾部的进气管口(46)连接着的双通道管线(5),在机架(1)后侧框架上设有的与压气机壳连接的调压管(9),及与涡壳排气管(8)和调压管(9)连接的手动调压管(10)。
2、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机,其特征在于进气双纽流量计总成(4)的结构包括了设在中间支撑板(47)上通过4个T型螺栓、双头螺栓(23)、调节螺母(24)固定的燕尾槽导轨(32),在燕尾槽导轨(32)上方的与燕尾槽导轨(32)配合连接的带有燕尾槽的平板(25),在平板(25)上用管箍固定的进气双纽流量计喉管(26),平板(25)通过螺栓连接块(31)连接着气缸活塞杆(30),在进气双纽流量计喉管(26)的管壁上钻有两个小孔(29),其中的一个小孔内设有进口温度传感器(27),另一小孔(29)通过橡胶软管(12)连接着压力变送器(28),进气双纽流量计总成(4)在中间支撑板(47)上可做空间三维方向的调整。
3、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机,其特征在于双通道管线(5)包括有带有手动球阀(35)的手动进气管(34),带有电控球阀(38)、齿条旋转油缸球阀(39)、三位四通阀(40)的机械自动进气管(41),手动进气管(34)、机械自动进气管(41)和压缩机压缩空气气源相连的进气管口(37)分别与三通管(36)连接。
4、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机,其特征在于调压管(9)的结构是,在一端开口、一端带有端板(17)的圆管(21)内设有通过螺栓固定在端板(17)上的液压缸(20),球头调节阀(16)通过连杆与液压缸(20)的活塞杆连接,在球头调节阀(16)上用螺栓连接着一块设在圆管(21)内的斜度板(18),触头与斜度板(18)接触的千分表(19)紧固在圆管(21)上,在端板(17)左侧上方管壁上设有出口压力传感器(14)、出口温度传感器(15)、下方管壁上设有出气管口(22)。
5、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机,其特征在于手动调压管(10)是由进气管(51)与出气管(52)通过中间的手动控制阀(53)连接组成,其进气管(51)的管口与调压管(9)的出气管口(22)连接,出气管(52)的管口与涡壳排气管(8)连接。
6、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机,其特征在于在锥形机座(2)内设有的高速喷嘴(33)是一个上口等径收缩成小锥口(43)、尾部带有进气管口(46)的L型管,在L型管中间的圆周上均布有4个圆孔(48),在圆孔(48)上部位置设有将锥形机座(2)和倒锥形支架(44)连接构成的空腔密封分隔成上下两腔的密封板(49),倒锥形支架(44)的下端是进气口(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祥,未经刘长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64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巷道掘进超前支护支架
- 下一篇:预焙阳极炭块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