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118.3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严作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作进 |
主分类号: | F02B41/10 | 分类号: | F02B41/1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涡轮 增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本装置是将汽车排出的尾气中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用于本车的驱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背景技术
汽车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具有一定的能量,包括热能和动能等,这些能量有的直接作用于大气,是一种对能源的浪费。为了节约能源有的在汽车的排汽管道处安装有涡轮装置,尾气作用于涡轮装置使涡轮轴转动,通过涡轮轴转动带动叶片向汽车进气室补入燃烧室需要的空气,达到利用涡轮增压的目的,使汽车燃烧室内的可燃气体燃烧充分。目前还没有利用汽车所排放的尾气转换成机械能直接驱动汽车行驶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以便充分利用汽车尾气中的能量,减少汽车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它包括安装在排气管道6上的涡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轮装置1中的涡轮轴5与传动机构的输入轴3相接,传动机构上设有输出轴4。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其中所述的传动机构为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其中所述的变速器为齿轮式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其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泵7,齿轮泵7的输入轴与涡轮轴5相接,齿轮泵7的进口与油箱10相连通,齿轮泵7的排口经换向阀9与油缸15和油箱10相连通,与油缸15相配的活塞杆13接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曲柄20装在所述的输出轴4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其中所述的曲柄摇杆机构包括与活塞杆13相接的滑块12,滑块12与摇杆11的一端铰链连接,摇杆11另一端与所述的曲柄20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其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涡轮轴5相接的曲柄16,曲柄16接活塞18,与活塞18相配的油缸19上设有进口和出口,进口经单向阀与油箱连通,出口经单向阀与换向阀9连通,换向阀9与油缸15和油箱10相连通,与油缸15相配的活塞杆13接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曲柄20装在所述的输出轴4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其中所述的所述的曲柄摇杆机构包括与活塞杆13相接的滑块12,滑块12与摇杆11的一端铰链连接,摇杆11另一端与所述的曲柄20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由于在排气管道6上安装有涡轮装置1,涡轮装置1中的涡轮轴5与传动机构的输入轴3相接,传动机构上设有输出轴4,在安装时,通过齿轮或其他的传动副将输出轴4与汽车上的变速箱的输出轴相连接,运行中汽车所排出的尾气作用于涡轮装置,使涡轮轴5转动,并经传动机构带动输出轴4转动,输出轴4的转动可经传动副驱动汽车变速箱的输出轴转动,达到驱动汽车的目的,由于将尾气中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并驱动汽车行驶,使汽车发动机消耗的燃料有所减少,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均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涡轮增动器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6为汽车的排气管道,在排气管道6上安装有涡轮装置1,本部分的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装置相同,不再详述。涡轮装置1中的涡轮轴5与联轴器2的一端相接,联轴器2的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的输入轴3相接,本装置中选用齿轮式变速器作为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入轴3为变速器的输入轴,变速器的输出轴为传动机构的输出轴。安装时,将变速器固定在汽车底盘上,可利用齿轮传动副或其他传动机构将输出轴4与汽车变速箱上的输出轴相连接。行驶过程中,汽车所排出的尾气作用于涡轮装置,使涡轮轴5转动,经传动机构带动汽车变速箱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汽车行驶,即将汽车尾气中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作功,本装置可作为汽车行驶的辅助动力,最终使汽车所消耗的燃料有所减少,达到节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作进,未经严作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花画
- 下一篇: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甘油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