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地隙越野汽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0554.5 | 申请日: | 200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巍;孟亭林;曹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德巍 |
主分类号: | B62D61/12 | 分类号: | B62D6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206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地 越野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即一种低地隙越野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底盘与地面的距离称为地隙,地隙越低车辆的稳定性越好,但越野性能越差。我们常见的小轿车的地隙就比较低,稳定性很好,但越野性很差,只能在城市街道或公路上行驶,难以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其主要原因是地面的沟岗等窄断面凸出物会托碰底盘。因此,我们希望在防止底盘托碰的前提下提高低地隙汽车的越野性能。实际上,防止底盘托碰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有一种底盘可升降的汽车,在平地上可把底盘及车体降下去,过沟时再把底盘及车体升起来,就可以防止底盘的托碰。可是,这些方法会大幅度提高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很难实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越野性能,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低地隙越野汽车。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低地隙越野汽车,其特点是:在汽车的底盘左右两侧装有缓冲轮,缓冲轮的外边缘最低点低于所对的底盘及其附带部件的最低点,高于前后车轮外边缘的最低连线。
所说的缓冲轮装在底盘两侧相对于前后车轮之间的位置上。
所说的缓冲轮装在汽车的前端。
所说的缓冲轮装在汽车的后端。
所说的缓冲轮的轮轴固连在底盘侧梁外侧,缓冲轮的外层是高弹轮胎。
所说的车辆一侧的缓冲轮均有两个以上,共同支撑一套轻型履带。
所说的支撑履带的缓冲轮,其轮轴的内端装在一块连板上,连板与侧梁相固连。
所说的支撑履带的缓冲轮,其轮轴的内端装在一块连板上,连板上有孔,与侧梁上的连板轴转动连接,连板的旁边,设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一端与侧梁相连,另一端与连板相接触。
所说的限位弹簧是夹在连板两侧的弹簧板,弹簧板的一段与侧梁相固连,另一段与连板相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低地隙越野汽车,在跨越地面凸出物时,缓冲轮会首先接触凸出物,并在缓冲消能的同时滚过凸出物,从而达到保护底盘避免托碰的目的,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不改变现有构造,便于拆卸等优点,特别适合交通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使用,尤其适用于轿车及军用车辆。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放大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9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1是第三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12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3是第二、三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4是第二、三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5是第二、三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6是第二、三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7是第二、三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8是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可见:侧梁1,轮轴2,缓冲轮3,高弹轮胎4,轴瓦5,连板6,螺栓7,履带8,弹簧板9,连板轴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四种实施例: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2所示,在轿车底盘的左右两条侧梁1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几个轮轴2,每个轮轴2上装有一个缓冲轮3,缓冲轮3的外层是用聚氨脂等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的高弹轮胎4,不用充气,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缓冲障碍物对底盘的冲击力。缓冲轮3与轮轴2之间装有抗冲击轴承,本例中采用轴瓦5,效果较好。如图3所示,这种缓冲轮3装在车的底盘侧梁1的外侧,相对于前后车轮之间的位置。也可以如图4所示,在底盘的前后两头也装有这种缓冲轮3,爬越障碍的性能更好。
图5和图6分别介绍了本实施例爬越障碍的原理,可见在缓冲轮3的作用下,窄断面高凸障碍物并没有托碰轿车的底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德巍,未经吴德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0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