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散热性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基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8969.9 | 申请日: | 200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德;曾有助;林威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谐光电科技(泉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23/00;H01L23/3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渊源 |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发光二极管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灯具,具体是一种高散热性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基板。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图2。常见的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是将发光二极管7装置在灯具基板1上,基板1采用表面两侧间隔覆盖有铜箔12的印刷电路板11,发光二极管(LED)7的两接线脚71分别与对应铜箔12连接,外部电路通过基板1对发光二极管(LED)7的P级、N级施以直流电,促使发光二极管(LED)7产生亮度。但是,由于印刷电路板11为非高导热体,其热导系数低、散热性能差,特别是多数个LED灯集群式封装组成的灯具产生的大量热能无法被及时疏导并排除,直接导致发光二极管(LED)7结温升高,灯具热聚效应及热阻过大,容易造成发光二极管(LED)7使用寿命短和光衰现象,并因此提高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LED灯具因散热不良造成使用寿命减短、光衰和耗能高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散热性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散热性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基板,包括用于装置LED灯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含有一绝缘板以及沿长度方向贴设于该绝缘板两侧面的高导热性金属热沉片,LED灯的P、N级接线脚分别与两侧金属热沉片直接电性连接形成回路。
所述金属热沉片立式安装于绝缘片的对应侧面上。
所述金属热沉片呈波浪形。
所述基板整体呈长条状、圆盘状或方框状。
所述两金属热沉片为多段式交错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侧相对金属热沉片段分别形成连接LED灯的P电极区、N电极区,以实现多个LED集群式串联、并联回路。
所述两金属热沉片上对应设有插孔,封接LED灯接线脚插设于插孔中并与金属热沉片焊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绝缘板的两个侧面分别装设有高导热性金属热沉片,LED灯的两接线脚直接与两侧的金属热沉片电性连接,LED灯通过金属热沉片进行热传导和电极导接,LED灯具特别是多数个LED灯集群式组装构成的灯具产生的大量热能通过金属热沉片被及时疏导并排除,金属热沉片热传导性能好,散热通道畅通、热阻小,LED灯结温就低,很好地保障LED灯的发光性能,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发光二极管(LED)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基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3、图4。高散热性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基板,包括装置多个集群式LED灯的基板1(图中未示出LED灯),基板1包含有一绝缘板2以及沿长度方向贴设于该绝缘板2两侧面的高导热性金属热沉片3、4。基板1整体呈长条状;但基板的形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计为圆盘状或方框状等其他造型。
参照图3、图4。金属热沉片3、4立式安装于绝缘板2的两侧面上,金属热沉片3、4起到散热作用,同时也分别作为LED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P电极、N电极,以实现多个集群式LED并联构成回路。金属热沉片3、4为整体连续,夹设于金属热沉片3、4之间的绝缘片2将作为导电极的两金属热沉片分隔开。两金属热沉片3、4上对应设有插接LED灯两接线脚的插孔5、6,插孔5、6靠近绝缘板2布置。LED灯两接线脚分别插设于对应插孔5、6中,并与金属热沉片牢固焊接形成可靠电连接,以通过金属热沉片3、4与外部电源连接。为便于拆装金属热沉片,在金属热沉片3、4的两端分别设有扣钩31、41,在绝缘板2上对应设有扣槽21,两金属热沉片通过端部的扣钩31、41卡扣于扣槽21中,将金属热沉片3、4紧贴安装在绝缘板2的两侧面上。为保证基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金属热沉片3、4设计为波浪形,以增大金属热沉片与外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但不局限于此,金属热沉片的横截面也可设计其他有利于散热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谐光电科技(泉州)有限公司,未经和谐光电科技(泉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9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改良门锁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防水屏蔽机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