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碱洗-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8411.0 | 申请日: | 200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傅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04;B01D5/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曾章沐 |
| 地址: | 362333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冷凝 方法 回收 粘胶 纤维 生产 废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生产废气回收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碱洗和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是以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为原料加入烧碱、硫酸、二硫化碳、硫酸锌等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变化而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CS2和H2S等有害气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如何减少这种污染,是目前国内粘胶纤维企业的主要课题之一。现有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即将CS2和H2S废气置于焚烧装置中焚烧氧化成SO2,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含5%~6%SO2和水(水由H2S燃烧时生成),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可以利用,燃烧时的高温气体进入SO2转化炉,在转化炉经催化剂作用反应成SO3,SO3再与水蒸汽反应生成气态硫酸,经冷凝后SO3和水变成稀硫酸,最后将其浓缩为液态硫酸,尾气经碱洗去除残余SO2废气。
公告号为CN1070129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用于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气治理的工艺方法及其成套装置。它由酸浴脱气系统、H2S转化为硫磺系统及CS2吸附回收系统所构成。在酸浴脱气系统中采用设有导气筒的板式脱气塔进行真空脱气,在H2S转化为硫磺系统用碱性催化脱硫液循环催化,在CS2吸附回收系统以柱形吸附剂吸附回收。
公告号为CN1186878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双效间冷式的脱气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将两个特制的高效脱气罐串联的双效脱气设计和间冷式冷交换器进行冷凝工艺。可将粘胶纤维连续生产的凝固浴的液体中的H2S和CS2的含量降低到6mg/l以下,具有脱气效率高,节约热能和水源,减少污染和提高粘胶纤维质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废气直接排放,或废气处理效果较差、排放不易达标、或废气处理工艺复杂、运作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处理效果较好、并能从废气中高效回收有用资源的碱洗-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针对粘胶纤维生产中排放的CS2和H2S废气,对其进行收集,经洗涤、吸附、冷凝、分离,将废气中的硫化氢气体转化为硫氢化钠液体,将废气中的二硫化碳气体转化为二硫化碳液体。二硫化碳液体可以作为原料直接回用到粘胶纤维生产中,硫氢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本实用新型设有废气过滤器、碱洗塔、溶液输送泵、硫氢化钠储罐、空压机、洗涤塔、循环泵、吸附罐、热风机、加热器、二硫化碳储罐、齿轮输液泵、流量计、溶液分离器、磁浮球液位开关、冷凝器、水泵、冷却塔、引风机、真空泵、H2S与CS2浓度分析仪、吸附罐、冷却器、气动球阀及其管路。
冷却器输入端外接H2S和CS2废气,冷却器出口接过滤器入气口,过滤器出气口接碱洗塔入气口,设于碱洗塔顶部的出气口接洗涤塔入气口,设于碱洗塔下部的出液口通过气动阀接溶液输送泵入口,溶液输送泵出液口接硫氢化钠储罐进液口,碱洗塔上部的进液口通过截流阀及调节阀接循环泵出口,碱洗塔上部的进液口由一三通接头经调节阀和截流阀接入NaOH溶液。洗涤塔出液口接循环泵入口,设于洗涤塔顶部的出气口接第一吸附区各吸附罐入气口,洗涤塔的上部接入NaOH溶液,洗涤塔上部入液口通过截流阀及调节阀接循环泵出液口。各吸附罐蒸汽入口接入蒸汽,各吸附罐的氮气入口接入氮气,各吸附罐排气口均接引风机入风口,引风机出风口接烟囱。第二吸附区吸附罐入气口接第一吸附区吸附罐出气口,各吸附罐顶部均设有蒸汽排放口。全部吸附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气动阀、过滤器接冷凝器入液口,全部吸附罐均有一进气口通过截流阀、调节阀、过滤器接空压机出气口和热风机出风口。热风机入风口接加热器出风口,冷凝器出液口接溶液分离器入液口,溶液分离器出液口通过气动阀、流量计接齿轮输液泵入液口,齿轮输液泵出液口接二硫化碳储罐进液口。冷却塔出水口通过截流阀、过滤器接水泵入水口,水泵出水口接冷凝器入水口和冷却器入水口,冷却塔入水口接冷凝器出水口和冷却器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LC的高压电器试验回路控制系统装置
- 下一篇:强耦合的多芯光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