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碱洗-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8411.0 | 申请日: | 200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傅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04;B01D5/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曾章沐 |
| 地址: | 362333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冷凝 方法 回收 粘胶 纤维 生产 废气 装置 | ||
1.一种碱洗-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废气过滤器、碱洗塔、溶液输送泵、硫氢化钠储罐、空压机、洗涤塔、循环泵、吸附罐、热风机、加热器、二硫化碳储罐、齿轮输液泵、流量计、溶液分离器、磁浮球液位开关、冷凝器、水泵、冷却塔、引风机、真空泵、H2S与CS2浓度分析仪、吸附罐、冷却器、气动球阀及其管路;
冷却器输入端外接H2S和CS2废气,冷却器出口接过滤器入气口,过滤器出气口接碱洗塔入气口,设于碱洗塔顶部的出气口接洗涤塔入气口,设于碱洗塔下部的出液口通过气动阀接溶液输送泵入口,溶液输送泵出液口接硫氢化钠储罐进液口,碱洗塔上部的进液口通过截流阀及调节阀接循环泵出口,碱洗塔上部的进液口由一三通接头经调节阀和截流阀接入NaOH溶液,洗涤塔出液口接循环泵入口,设于洗涤塔顶部的出气口接第一吸附区各吸附罐入气口,洗涤塔的上部接入NaOH溶液,洗涤塔上部入液口通过截流阀及调节阀接循环泵出液口,各吸附罐蒸汽入口接入蒸汽,各吸附罐的氮气入口接入氮气,各吸附罐排气口均接引风机入风口,引风机出风口接烟囱,第二吸附区吸附罐入气口接第一吸附区吸附罐出气口,各吸附罐顶部均设有蒸汽排放口,全部吸附塔底部的出液口通过气动阀、过滤器接冷凝器入液口,全部吸附罐均有一进气口通过截流阀、调节阀、过滤器接空压机出气口和热风机出风口,热风机入风口接加热器出风口,冷凝器出液口接溶液分离器入液口,溶液分离器出液口通过气动阀、流量计接齿轮输液泵入液口,齿轮输液泵出液口接二硫化碳储罐进液口,冷却塔出水口通过截流阀、过滤器接水泵入水口,水泵出水口接冷凝器入水口和冷却器入水口,冷却塔入水口接冷凝器出水口和冷却器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洗-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碱洗塔设有磁浮球液位开关、筒体、过流板、填料、喷淋管、人孔、废气入口、出液口、排渣口、进液口和排气口;磁浮球液位开关设于筒体底部上的硫氢化钠上,过流板设于筒体内,填料设于过流板上,喷淋管设于筒体上部,人孔设于筒体的壳体上,废气入口设于筒体下部一侧,入液口设于筒体底部一侧,排渣口设于筒体底部,进液口设于筒体上部一侧,排气口设于筒体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洗-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洗涤塔设有磁浮球液位开关、筒体、过流板、除雾器、喷淋管、填料、人孔、废气入口、溢流口、排渣口、循环溶液出口、循环溶液进口、排气口、进液口和循环输液泵;磁浮球液位开关设于筒体底部的液体上,过流板设于筒体内中下部,除雾器设于筒体内上部,喷淋管设于除雾器的下方,填料设于过流板上,人孔设于筒体外壳一侧,废气入口设于筒体下部一侧,溢流口设于筒体下部一侧并位于废气入口下方,排渣口设于筒体底部一侧,循环溶液出口设于筒体底部一侧,循环溶液进口设于筒体上部一侧并与喷淋管相接,循环溶液出口通过循环输液泵与循环溶液进口连接,排气口设于筒体顶部,进液口设于筒体上部一侧并与喷淋管相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洗-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罐设有本体、过流板、粗糙颗粒层、活性炭层、人孔、废气进口、排渣口、出液口、冷热风进口、氮气进口与真空抽吸口、再吸排气口、净气排出口、蒸汽排放口和蒸汽进口,过流板设于本体内下部,粗糙颗粒层设于过流板上,活性炭层设于粗糙颗粒层上,人孔设于本体上部一侧,废气进口和冷热风进口均设于本体底部一侧,排渣口和出液口均设于本体底部,氮气进口与真空抽吸口和蒸汽进口均设于本体顶部一侧,再吸排气口、净气排出口和蒸汽排放口均设于本体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洗-吸附冷凝方法回收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粗糙颗粒层为石子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4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LC的高压电器试验回路控制系统装置
- 下一篇:强耦合的多芯光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