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发电机的调节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4558.2 | 申请日: | 2007-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6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锡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朋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车用发电机的调节器,尤其是一种防止因线路损伤产生电线走火意外的调节器。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是一典型车用交流发电机的调节器的电路图。此交流发电机1是由一转子(rotor)线圈12与一定子(stator)线圈11(图中所示的是一三相定子线圈)所构成。当一激磁电流通入转子线圈12,且汽车的内燃引擎(未图标)带动转子线圈12转动时,此转子线圈即会产生一旋转磁场,切割定子线圈11,而产生三相交流输出。
三相整流器2接受来自交流发电机1的三相交流输出,予以整流后,产生直流输出,以对蓄电池4充电。此三相整流器2具有一高压输出端21与一接地端22。此高压输出端21连接至蓄电池4的充电端41以进行充电。
控制电路30内具有一功率晶体管(MOS)(未图标)电连接至转子线圈12以提供激磁电流。并且,控制电路30亦通过一探测信号线50电连接至整流器2的高压输出端21,以探测交流发电机1的输出电压。借此,控制电路30可以调节交流发电机1的输出电压,以免因过高的输出电压造成蓄电池4的损害。
交流发电机1运作时,定子线圈11往往产生高压交流输出。因此,前述连接于控制电路30与整流器2的高压输出端21间的探测信号线50必须承受高压信号。因此,若是此探测信号线50产生断路,不仅会影响交流发电机1的正常运作,导致蓄电池4的损害,更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造成电线走火,引起火烧车的意外。
因此,如何避免此等灾害的发生,以确保驾驶者与乘客的生命安全,亟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发电机的调节器,以防止因车辆内高压电线走火所可能造成的意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发电机的调节器,包括一控制电路,用以控制一交流发电机的运作;一整流器,连接该交流发电机,该整流器并具有一高压输出端连接至一蓄电池,以利用交流发电机的交流输出对该蓄电池充电;一第一信号线,连接于该控制电路与该整流器之间,以供该控制电路探测该高压输出端的电压值;以及至少一第二信号线,连接于该控制电路与该整流器之间,充作该第一信号线的备用电路。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增加了第二信号线的设计,若是第一信号线产生断路,电信号仍然可以通过第二信号线传递至控制电路,以避免充电电压不断上升,而容易造成组件的损害,保障车辆运作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典型车用交流发电机的调节器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调节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用调节器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交流发电机1 转子线圈12
定子线圈11 整流器2
高压输出端21 接地端22
控制电路31 蓄电池4
充电端41 探测信号线50
第一信号线51 第二信号线52
第三信号线53 电源线60
电源线前端61 电源线后端62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照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调节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此车用调节器包括一控制电路31、一整流器(rectifier)2、一第一信号线51与至少一第二信号线52(图中以一个第二信号线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控制电路31是用以控制交流发电机1的运作。
交流发电机1是由转子(rotor)线圈12与定子(stator)线圈11所构成,用以将以转换内燃引擎运转的机械能为交流电能输出。控制电路31内具有一功率晶体管(MOS)(未图标),用以控制交流发电机1的运作(即决定是否通入激磁电流于转子线圈12以激活交流发电机)。此功率晶体管并连接有二极管(diode)(未图标),以消除其反转所造成的突波(surge)。定子线圈11连接至整流器2。交流发电机1运转产生的交流输出是由定子线圈11传送至整流器2,并经由整流器2转换为直流输出。此整流器2具有一高压输出端21与一低压端22(通常系一接地端),其中,高压输出端21通过一电源线60连接至一蓄电池4,以对蓄电池4充电。此电源线60具有一前端61连接至整流器2的高压输出端21,并具有一后端62连接至蓄电池4的充电端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朋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朋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