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切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2453.3 | 申请日: | 200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司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雷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1/22 | 分类号: | A2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61009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夹馅面柱捏断的食品切刀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0420016828.8号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告日为2006年3月15日,公开了一种多头包馅装置,包括一个主动拨盘和至少一个的从动拨盘,在主动拨盘和每个从动拨盘的上面或下面有围成多边形的切块,在切块每个围成多边形的上面或下面有围成多边形的轨道,拨柱连接切块与主动拨盘、从动拨盘。在上述方案中多头包馅装置的摆杆直接带动带柄的主动拨盘摆动,冲击力大,传动不易平稳,定心轴套为滑动配合,所以定心轴套磨损大;拨盘开方孔,方孔内有滑套滑动,滑套磨损频繁。这样易损件较多,配件耗费大,更换频繁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传动平稳、可长时间连续工作的食品切刀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品切刀装置,包括一切刀盘、多个固定在所述切刀盘内的多边形轨道座、多个位于所述轨道座中的切刀和多个带动所述切刀沿所述轨道座运动的齿轮拨盘,每个所述轨道座中的切刀围成与所在轨道座边数相同的多边形,所述齿轮拨盘两两啮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盘上还安装有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一摆臂相连接,所述摆臂由一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动齿轮往复旋转,所述传动齿轮与其中一个齿轮拨盘相啮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品切刀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齿轮拨盘上成形或固定有多个拨柱,每一所述切刀上成形有圆孔,所述拨柱伸入所述圆孔内。
所述切刀的一端成形有一倾斜凹槽,所述切刀的侧壁上成形有一凸台,所述切刀上的凹槽抵靠在相邻切刀的凸台上。
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也为梯形。
所述切刀盘上固定有四个轨道座,所述轨道座为六边形,每个轨道座中的切刀为六个,其围成六边形,所述齿轮拨盘为四个。
所述轨道座中设有调节切刀间歇的垫片。
所述切刀盘上成形有容置所述齿轮拨盘的通孔,所述切刀盘上成形有一凸耳,所述凸耳上成形有容置传动齿轮的孔。
所述齿轮拨盘上成形有圆形凸柱,所述圆形凸柱位于所述通孔中。
所述切刀的底部成形有一滑块。
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一曲柄和一由所述曲柄带动的连杆。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品切刀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摆臂往复摆动,再通过带动传动主动正反旋转从而带动齿轮拨盘正反旋转,通过滚珠轴承联在刀盘上的齿轮拨盘带动切刀块沿多边形轨道座的轨道合拢或打开,将对应的多条夹馅面柱同时切断成不露馅的夹馅面团块,由于设置摆臂和传动齿轮进行动力的传输,因此,齿轮拨盘收到的冲击力小,传动平稳,磨损少,能够长时间连续高效地工作,同时,降低配件消耗和增加工作时间,解决了用户经常停产更换配件影响生产的矛盾,经济性更好;其次,本实用新型在齿轮拨盘上成形多个拨柱,而切刀上成形有圆孔,通过拨柱来拨动切刀运动,因此,安装时更加方便,同时进一步降低了齿轮拨盘与切刀之间的冲击力,使切刀更加平稳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切刀盘后的示意图,图中表示出各个齿轮拨盘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表示出传动齿轮与齿轮拨盘的连接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轨道座和切刀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掉曲柄连杆机构后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刀盘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刀盘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齿轮拨盘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0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刀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
图15是图13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3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雷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雷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